第486章 组装直升机(2 / 2)

随着林舟的指令,两台银灰色的涡轴发动机被小心翼翼地吊起,缓缓移向直升机机身上的预定位置。

这些发动机外形紧凑,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每台能够输出超过1200马力的动力,远超当时任何国产航空动力装置。

\"慢点,对准导槽...就是这样,固定螺栓,先不要最终紧固。\"林舟亲自指导着安装过程,眼睛一刻不离那些关键连接点。

与此同时,机库的另一端,一群技术人员正在为\"火龙\"的灵魂——电子系统做最后的测试。

林舟花了整整三天时间亲手组装的火控计算机和飞行控制系统,在测试台上闪烁着神秘的指示灯。

\"林工,电子系统自检完毕,所有参数正常。\"电子组的组长汇报道,眼中满是惊叹,

\"这套系统...太不可思议了,响应速度比我们见过的任何计算机都要快十倍!\"

林舟只是点点头,没有解释这套系统采用了怎样的技术原理。

那些超前几十年的电路设计和软件算法,就算解释了,当时的人也很难理解。

\"准备安装到机身,接线务必按照图纸,不要有任何偏差。\"

接下来的时间里,\"火龙\"的各个部分如同拼图般逐渐组合在一起。

主旋翼被小心地安装到传动箱上,四片巨大的复合材料桨叶舒展开来,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巨鹰;

机腹下方,那门23毫米航空机炮被固定到位,乌黑的炮管透着冷峻的杀气;

两侧短翼上,导弹发射架和火箭巢一一就位,赋予这架飞行器强大的打击能力。

林舟几乎不眠不休,亲自参与每一个关键环节。

从电路连接到液压系统调试,从飞行控制杆的安装角度到座舱仪表的布局,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他的仔细检查和调整。

终于,在经过连续72小时的紧张工作后,最后一颗铆钉被打入机身,最后一条电缆被正确连接,\"火龙\"武装直升机的原型机完成了总装。

工人们纷纷退开,站在机库四周,望着中央平台上那个威武的身影。

银灰色的涂装在灯光下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流线型的机身透着一种未来感,机腹下方的机炮和两侧的武器挂架给它增添了一种生猛的杀气。

主旋翼如同一把巨大的利剑横亘在上方,尾桨则像一个精巧的点缀,平衡着整机的轮廓。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个双座串列式座舱,前后两个坐席被防弹玻璃严密保护,内部复杂的仪表盘和控制系统隐约可见。

整架直升机看起来既像是一件精美的工业艺术品,又像是一台来自未来的杀戮机器,与当时任何已知的飞行器都截然不同。

就在这时,机库大门被推开,一群身着军装和西装的高级官员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国防科工委的吴老,航空部的老张,以及总参某部门的杨副部长等人,他们是来参加\"火龙\"首次亮相的特别会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