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卢鸡代表团的一位专家也轻声嘲笑:\"看那控制台,简直像个玩具。\"
林舟不以为意,径直走到机床前,按下启动键。机器发出平稳的嗡嗡声,开始运转。
\"这是我们自行设计的数控机床基础版,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的生产需求。\"林舟一边操作一边解释,\"它的特点不在于绝对的精密度——虽然它的精度已经达到了国际中上水平——而在于它的操作简便性和维护性。\"
他指向控制台:\"传统数控机床的操作需要专业培训,编程复杂,维护成本高。而我们的设计理念是:让每个工人都能快速上手,让每个工厂都能轻松维护。\"
林舟示意几位国际专家上前查看。他拿出一卷打孔纸带,装入机器。\"我们简化了编程系统,用图形化界面替代了复杂的代码。即使是初次接触的操作员,一周培训就能熟练使用。\"
施密特走上前,狐疑地审视着控制台。出乎他意料的是,龙国的数控系统确实与西方设计有很大不同——按钮更大,标识更明确,操作流程极其直观。
\"请施密特教授试一试。\"林舟邀请道。
施密特犹豫了一下,还是按照林舟的指示操作起来。令他惊讶的是,仅仅几分钟,他就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领,机床开始按照他的指令加工一个简单零件。
\"这...确实很容易上手。\"施密特不得不承认,\"但易用性提高,通常意味着精度和功能的牺牲。\"
林舟微笑着指向刚加工出的零件:\"请检测一下精度。\"
工作人员递上精密测量工具,施密特仔细检测后,眉头再次紧锁:\"误差仅0.02毫米...这个精度在这个价位的机床中,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林舟转向台下观众:\"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机床中内置了故障自检系统。\"他按下控制台上的一个红色按钮,屏幕上立即显示出机器各部件的运行状态。
\"传统机床出现故障,需要专业技师诊断,有时甚至要拆解半个机器。而我们的自检系统可以直接定位故障点,指导维修人员快速解决问题。\"
一位东南亚代表忍不住问道:\"维修难度大吗?需要专业工具吗?\"
林舟摇摇头:\"大部分常见故障,只需基本工具就能现场修复。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宁可多一个接口,也要让维修更简单。\"
他指向机床侧面:\"看这里,所有关键部件都有独立检修口,不需要大拆大卸。我们甚至在每台机器里都配了一本图文并茂的维修手册,图片指导,一步一步教你怎么修。\"
这番介绍引起了第三世界国家代表的极大兴趣。对这些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机器易用易修比绝对精度更重要。
一位非洲代表站起来:\"林先生,请问这台机床的价格是多少?\"
林舟直视着他的眼睛:\"同类型西方机床的七折。\"
场内再次骚动起来。虽然数控机床没有钢材那样的绝对优势,但这个价格加上易用性和维护便捷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致命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