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不在厂里的第三天,轧钢厂食堂外围起了一小撮人。
\"听说了没,林工的什么出口方案,把咱们厂都搞停产了,这不是折腾吗?\"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工人撇着嘴,压低声音道。
\"可不是嘛,前进一号刚投产没几天,现在全停了,大家都闲着没活干。\"另一人附和道。
七车间的老刘站在人群中央,摸着下巴上的胡茬,语气阴阳怪气,
\"你们不知道吧,这是林舟那小子的一贯作风!来咱们厂才多久,一会儿搞什么炼钢,一会儿又是前进一号,弄得厂里鸡飞狗跳。这回倒好,资源都用光了,大家都得闲着!\"
\"老刘,别乱说。\"一个年轻工人不满地插嘴,\"林工这是为厂里好,前进一号提高效率十倍不止,是好事啊!\"
老刘冷笑一声,\"好事?高效率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一个人能干十个人的活,那其他九个人干什么去?\"
他环视四周,压低声音,\"你们想想,以前一吨钢材需要十个人生产,现在只要一个人,剩下九个人是不是就多余了?\"
这话一出,人群顿时安静下来,不少人面面相觑,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别...别吓唬人啊,\"一个中年工人结结巴巴地说,\"咱们厂怎么可能裁员呢?\"
老刘意味深长地说,\"现在是不会,可谁知道以后呢?你们看看那些新机器,是不是越来越多?再看看那些年轻技术员,是不是越来越吃香?我在厂里干了三十年,从来没见过哪个年轻人像林舟这样,来了没半年,就能指手画脚,连厂长都得听他的!\"
人群中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不安的情绪在蔓延。
就在这时,厂里的大喇叭响起:\"请各车间主任到会议室开会,立即到会议室开会!\"
人群这才散去,但那些不安的话语,已经像种子一样,播撒在了工人们的心里。
……
与此同时,远在城区的一处四合院内,聋老太太正坐在自家院子里的树荫下,和易中海低声交谈。
\"老易啊,你听说了吗?轧钢厂要停工了!\"聋老太故作惊讶地说,声音却大得邻居都能听见。
易中海皱眉道:\"老太太,小点声。什么停工不停工的,别瞎说。\"
\"怎么是瞎说呢!\"聋老太凑近了点,\"我可是亲耳听到的!说是那个新来的林工,搞什么新技术,把厂里资源全用光了,现在没料生产,工人们都闲着呢!\"
这话正好被从外面回来的秦淮茹听见了。她停下脚步,一脸担忧地问:\"老太太,您说真的?轧钢厂要停工?\"
聋老太看见秦淮茹,眼睛一亮,\"可不是嘛!听说那个林工可厉害了,来了没几个月,就把厂里搞得天翻地覆。现在倒好,生产线停了,工人们该怎么办?\"
秦淮茹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
丈夫过世后,家里全靠她在轧钢厂的工资养活三个孩子和婆婆,如果厂里真的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