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解释道,\"虽然比不上大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但足以应付飞行控制的需求。\"
\"林工,\"苏雅忍不住又问,\"这种无人机能飞多高?能持续多久?\"
林舟操控着无人机慢慢降落,回到地面:\"目前的原型机受限于电池容量,只能飞行约15-20分钟,最大高度约100米。但这只是初步设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王铁山将军听到这里,终于插话:
\"各位,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这项技术如此重要了吧?林工的'蜂群'无人机,将彻底改变未来战场态势。想象一下,数十甚至数百架这样的无人机同时飞向敌方,即使最强大的防空系统也难以同时拦截如此多的小型、灵活目标。\"
这番话让现场陷入了沉思,每个人都在想象那种场景——密密麻麻的无人机掠过天空,带来情报,甚至投下炸弹...那将是怎样一种恐怖而强大的力量啊!
\"还有更重要的应用,\"林舟继续说,\"它可以作为远程火力的'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的炮兵在十几公里外发射炮弹,而这些无人机在目标上空实时提供坐标修正,使炮弹精确命中目标,我方却无需暴露位置。\"
这番话一出,现场再次沸腾。
\"这简直是...\"
\"完全颠覆了传统战术概念!\"
\"我们的炮兵将获得前所未有的精确打击能力!\"
工程师们兴奋地讨论起来,有人甚至开始在笔记本上草拟新的技术方案和改进想法。
杨厂长和张书记的表情从震惊逐渐变成了欣喜若狂——他们厂居然拥有这样一项划时代的技术,这意味着无尽的荣誉和资源啊!
王铁山满意地看着这一切,然后向林舟点点头:\"林工,请继续介绍你的计划。\"
\"各位同志,\"林舟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刚才的演示只是一个开始。我相信,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工人阶级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下,'蜂群'无人机将很快成为我军重要的战略装备。\"
他环视四周,看到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期待和兴奋的光芒,甚至连王铁山将军那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赞许的表情。
\"为此,我提议立即组建一个专门的研发团队,负责'蜂群'无人机的进一步研发和生产。\"林舟掷地有声地说,\"而这个团队的核心成员,就是在座的各位工程师!\"
这话一出,工程师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能参与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尖端项目,对任何工程师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
\"林工,真的要我们参与吗?\"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激动得脸都红了,\"我们行吗?\"
\"当然行,\"林舟坚定地回答,\"大家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专业人才,我相信你们的能力。而且,无人机的技术涉及多个领域,需要集体的智慧。\"
他转向苏雅,目光中带着特别的信任:\"苏研究员,你的电子控制系统研究经验将在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希望你能担任飞控系统研发小组的负责人。\"
苏雅惊讶地瞪大眼睛,没想到自己会被委以如此重任。她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林工,我保证不辜负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