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亲自加工火箭发动机(1 / 2)

\"制导系统是最大的挑战,\"林舟皱眉思考,\"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热成像制导,但可以使用半主动激光制导或有线制导。\"

他最终选择了有线制导系统,操作者发射导弹后,通过细线连接保持对导弹的控制,通过光学瞄准具引导导弹命中目标。

这种技术在当时已经有了雏形,只需要进一步完善就能实用化。

\"导弹采用串联式战斗部,先导药出一股高速金属射流,穿透装甲,后续主装药在坦克内部爆炸,杀伤内部人员和设备,\"林舟详细标注着各项技术参数,

\"整套系统重量9.8公斤,弹长850毫米,弹径120毫米,可在零下30摄氏度到零上50摄氏度的环境中正常工作,特别适合高原环境。\"

最后,林舟开始设计一款简易高原防空迫击炮,针对白象国可能的空中威胁。

\"常规防空武器在高原环境下效率大幅下降,\"林舟分析道,\"我们需要一种专门为高原设计的防空武器,既能对付低空飞行的飞机,又能用于山地炮击支援。\"

他设计了一种多用途迫击炮,口径120毫米,可发射普通高爆弹和特制防空弹。

防空弹在接近目标时会爆炸,释放出大量钢球或破片,形成\"弹幕\",有效射高可达3000米,足以威胁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和攻击机。

\"炮身采用特种合金材料,重量控制在80公斤以内,可拆分成三部分,便于山地运输,\"

林舟在图纸上标注着,

\"发射系统经过特别设计,适应高原低压环境,火药配方也进行了调整,确保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

他还特别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机械式高度计算机,帮助操作人员快速计算射击诸元,提高命中率。

这种设计考虑到了高原地区人员体力和反应能力下降的特点,尽量简化了操作程序。

下班时间已过,林舟依然专注地工作着。

桌上的图纸越堆越多,每张图纸上都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复杂的结构图和详细的参数标注。

林舟将所有图纸小心翼翼地收好,锁进了特制的保险箱中,这才下班。

……

清晨的阳光洒在红星轧钢厂的厂房上,工人们陆续走进厂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林舟早早地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昨晚的设计图纸让他彻夜难眠,那些创意在他脑海中不断翻腾,迫切需要变成现实。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厂里物资科的内线。

\"喂,物资科吗?我是林舟。\"

\"林工啊,您有什么需要?\"物资科的老王热情地回答。

自从林舟展示了数控机床原型后,全厂上下对他的态度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平时爱拖拉的物资科都变得异常积极。

\"我需要一些特殊材料,用于一个私人实验项目。\"林舟直奔主题,

\"20毫米厚的精钢板五块,直径120毫米的无缝钢管10米,高强度弹簧钢丝20米,还有一些电气元件和工具...\"

他详细列出了一长串材料清单,这些都是制作多管火箭炮原型所必需的。

\"林工,这些材料...\"物资科老王迟疑了一下,\"有些不太好找啊,尤其是那种精度的无缝钢管...\"

\"我知道厂里有,\"林舟胸有成竹,\"上个月从北方调来的那批特种钢材里就有。你只管批条子,我自己去仓库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