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恩引着马车从西市门入城,直奔驿馆。驿馆早已被后周禁军围住,看似戒备森严,实则是为了保护孟昶的安全。刚进驿馆,就见一个身着龙袍的少年迎了上来——正是后周皇帝柴宗训。
柴宗训虽年仅十岁,却身姿挺拔,见了孟昶,便躬身行礼:“蜀地伯父远道而来,侄儿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孟昶没想到柴宗训会亲自来驿馆接他,连忙扶起他:“柴官家不必多礼,朕此次前来,是为结盟之事,也是为天下百姓之事。”
两人走进驿馆正厅,分宾主坐下。柴宗训屏退左右,只留王继恩在旁伺候,开口道:“伯父,毋昭裔大人已将盟约初稿交给朕,朕看了,条款公允,只是有一事,侄儿想与伯父商议。”孟昶点头:“柴官家但说无妨。”
“泽州战事紧急,侄儿想请蜀地的雄武军从秦州出兵,袭扰辽军后方,配合我军夹击耶律休哥。”柴宗训目光诚恳,“只要能解泽州之围,灭辽之后,侄儿愿将陇州划归蜀地,以表谢意。”
孟昶闻言,心中微动——陇州与秦州相邻,若能得到陇州,蜀地的北方防线便更稳固。他沉吟片刻,道:“柴官家有此诚意,朕自然应允。朕已命孟凡龙带雄武军主力驻守秦州,待盟约签订后,便让他出兵袭辽军后方。另外,朕还带了十名熟悉山地作战的将领,可协助周虎将军制定战术。”
柴宗训大喜,连忙道:“多谢伯父!有蜀地将士相助,何愁辽军不灭!”他让人取来盟约正本,递到孟昶面前:“伯父,这是盟约正本,侄儿已盖了玉玺,只等伯父盖印,便可生效。”
孟昶接过盟约,仔细翻看。只见上面除了之前商议的条款,还多了一条“灭辽之后,后周与后蜀永结同盟,互不侵犯,通商互市”,显然是柴宗训特意加上的。他心中满意,从怀中取出后蜀的玉玺,在盟约上盖下印鉴。
就在此时,驿馆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王继恩进来禀报:“官家,陛下,周虎将军派人来报,赵崇韬将军已在成州青泥岭设伏,截获辽军粮草五千石,耶律斜轸已率军回撤,泽州的辽军粮草告急,耶律休哥已暂缓攻城!”
孟昶与柴宗训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孟昶起身道:“柴官家,盟约已签订,朕也该回成都了——蜀地还需朕坐镇,待孟凡龙出兵后,朕会派人将消息传至洛阳。”
柴宗训也起身相送:“伯父一路保重,侄儿已命人备好粮草和马匹,护送伯父回蜀地。待灭辽之后,侄儿定要亲自去成都,拜访伯父。”孟昶点头,转身走出驿馆。
马车驶出洛阳城时,孟昶掀开车帘,望着远处的天际——那里,夕阳正缓缓落下,将洛阳的城墙染成金色。他知道,这场结盟,不仅改变了蜀地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天下的棋局。而他,孟昶,终于为蜀地百姓,谋得了一条生路。
与此同时,成都的王昭远收到了孟昶从洛阳发来的密信,信中只有八个字:“盟约已定,出兵成州。”王昭远连忙召集将领,下令让孟凡龙带雄武军主力,从秦州出发,袭扰辽军后方。
而泽州城下,耶律休哥看着空荡荡的粮道,脸色铁青。他没想到,后蜀竟会突然与后周结盟,还截断了他的粮草。就在他犹豫是否撤军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周虎带拱圣营骑兵已至,杨继业也从代州出兵,正朝着泽州赶来。
耶律休哥长叹一声,不得不下令撤军。泽州之围,终于得解。而这场由孟昶决断引发的结盟,也让乱世之中的天下,终于露出了一丝太平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