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南唐使者探虚实(2 / 2)

林阿夏示意柳如眉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一幅绘制精美的地形图。图上不仅标注了吴越军的军营位置、粮草囤积点,甚至连一些隐蔽的小道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显然是南唐暗中侦查已久的成果。她心中一凛,南唐对宣州的战局竟然如此了解,其野心可见一斑。

“多谢李使者的‘好意’。”林阿夏将锦盒合上,语气平淡,“这份地图,我收下了。若南唐真有诚意,不妨约束边境将士,不要再与吴越暗中勾结,这才是对宣州最大的帮助。”

李从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随即拱手道:“林将军放心,南唐向来坚守道义,绝不会做暗中勾结之事。在下告辞,望将军好自为之。若日后宣州有难,南唐仍愿伸出援手。”

说罢,他转身离去,步履从容,仿佛刚才的争执从未发生过。

李从善走后,郭崇立刻走到案前,拿起那幅地形图仔细查看,脸色愈发凝重:“这南唐果然早有预谋,对吴越军的部署了如指掌,恐怕早已与吴越有过接触。他们此次前来,名义上是结盟,实则是来试探我们的虚实,顺便挑拨离间。”

林阿夏点头赞同:“郭将军所言极是。李从善看似文雅,实则心思深沉。他献上这幅地图,既是示好,也是警告,暗示他们对宣州的局势了如指掌。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既要防备吴越军的再次进攻,也要警惕南唐的背后偷袭。”

柳如眉补充道:“根据斥候的侦查,南唐边境的军队近期调动频繁,似乎在集结兵力。若他们与吴越真的勾结在一起,对我们将极为不利。”

郭崇眉头紧锁,在厅内来回踱步:“如今宣州守军虽有援军补充,但兵力仍显不足。若同时面对吴越和南唐的夹击,恐怕难以支撑。当务之急,是尽快向后周中枢求援,同时加强城防,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求援的文书我早已派人送出,只是北方战事吃紧,中枢恐怕难以立刻派出援军。”林阿夏沉声道,“当务之急,是先查明南唐的真实意图,以及他们与吴越是否真的达成了同盟。柳如眉,你立刻加派斥候,密切监视南唐边境的动向,一旦有异常,立刻禀报。”

“明白!”柳如眉领命而去。

林阿夏又看向郭崇:“郭将军,我们需调整城防部署。东门和南门是重点防御方向,除了原有守军,再各增派五百禁军,同时在城外设置暗哨,防止敌军突然袭击。另外,让秦月娥的投石机队在城墙各处布防,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

郭崇点头道:“就按林将军说的办。我这就去安排。”

就在两人商议之际,一名斥候突然匆匆闯入,神色慌张:“将军,不好了!吴越军又在城外集结了,这次他们的阵型有些奇怪,队伍中混入了不少身着南唐服饰的士兵!”

林阿夏和郭崇心中一紧,连忙登上城楼望去。只见城外的平原上,吴越军果然重新集结,旗帜招展,刀枪如林。更令人心惊的是,在吴越军的队伍中,确实有不少士兵身着南唐的军服,两军旗帜并排而立,显然已经达成了同盟。

“果然勾结在了一起!”郭崇怒喝一声,拳头重重砸在城垛上,“李从善这小子,竟然敢当面欺瞒我们!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迎敌!”

城墙上的将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搬滚石、架云梯、拉弓箭,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林阿夏望着城外的联军,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她知道,一场更加艰难的战斗即将来临,而这一次,他们要面对的,是两个强大的敌人。但她没有丝毫畏惧,只要将士们团结一心,坚守城池,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夜风渐起,吹动着城墙上的“周”字大旗,猎猎作响。林阿夏握紧手中的长剑,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这场乱世的纷争,注定不会轻易结束,但她会带着女辅营的姐妹们,与郭崇的禁军并肩作战,用鲜血和勇气,守护好这座城池,守护好身后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