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符祥瑞站在军营门口,一个踉跄倒了下去(2 / 2)

她刚说完,就想起昏迷前的担忧——赵匡胤还围着汴梁,联军又按兵不动,若是军营里出了乱子,后果不堪设想。韩通立刻拱手回道:“太后放心,这五天里,臣和石将军、王参军轮流巡营,西粮道的防务也加强了,宋军没敢来犯。只是联军那边……还在汴梁外围僵持,没传来回信。”

符祥瑞点点头,心里却依旧沉甸甸的。赵匡胤围而不攻,显然是在等她倒下,若是联军再不出手,洛阳的士气迟早会散。她正想再问些细节,柴宗训却凑到她身边,小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娘,您刚醒,别想这么多事了。韩通叔叔说,等您身子好点了,再跟您说军务。”

看着儿子懂事的模样,符祥瑞心里一暖,她拉过柴宗训的手,让他坐在榻边,指尖轻轻拂过他的脸颊,声音里带着几分恍惚:“训儿,娘这五天里,做了个很长的梦。梦到你爹了,那时候他还没驾崩,北边的契丹也没南下,咱们还在汴梁的御花园里……”

她的声音渐渐柔下来,像是在回忆一场遥远的旧梦:“那时候你才这么高,”她用手比了比柴宗训胸口的位置,“穿着宝蓝色的小袄,非要跟娘比谁摘的桂花多。你爹就站在旁边,提着一盏兔儿灯,笑着看咱们闹。那时候的桂花,比现在东宫的还香,你爹还说,等天下太平了,每年中秋都要陪咱们做桂花糕,看月亮……”

柴宗训的眼睛亮了起来,他靠在符祥瑞身边,小声说:“娘,我也梦到过爹!梦到爹教我写‘周’字,还说要带我去汴梁的集市买糖人。韩通叔叔说,爹以前可厉害了,把南边的南唐打得不敢来犯,还收复了淮南十四州。”

“是啊,你爹很厉害。”符祥瑞的眼眶微微发热,梦里的场景还清晰地在眼前晃——柴荣穿着明黄色的龙袍,站在御花园的桂树下,伸手接过她递过去的桂花糕,笑得眉眼都弯着。那时候的后周,虽有战乱,却满是希望,不像现在,处处都是绝境。

她深吸一口气,把心里的酸涩压下去,看着柴宗训,声音里多了几分坚定:“训儿,娘醒了,就不会再倒下。你爹留下的后周,娘一定会守住,也会让你像梦里那样,能安安稳稳地吃桂花糕,能去集市买糖人。”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石守信的声音:“太后,军医来了,说要给您诊脉。”符祥瑞点点头,示意石守信让军医进来。军医提着药箱走进来,仔细给符祥瑞诊了脉,又查看了她的气色,才松了口气:“太后的脉象比之前稳多了,只是身子还虚,还需再静养几日,切不可再劳心费神。”

柴宗训立刻接过话:“娘,你听到了吧?军医让你静养,你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天天批军报到后半夜了。”符祥瑞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忍不住笑了笑,轻轻点了点他的鼻尖:“好,娘听训儿的,好好静养。只是军营的事,还要劳烦韩将军和石将军多费心。”

韩通和石守信立刻拱手应道:“臣等定不辱使命!”

军医留下药方,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便退了出去。帐里又恢复了安静,柴宗训靠在符祥瑞身边,小声给她讲这五天里的事——说宫女姐姐给他做了梧桐叶蚂蚱,说韩通叔叔教他练了射箭,还说东宫的桂花又开了几朵,等她身子好点了,就陪她去摘。

符祥瑞静静地听着,心里满是暖意。她知道,接下来的路依旧难走,赵匡胤的大军还在汴梁,联军的态度也不明朗,可只要她醒着,只要有韩通、石守信这些忠臣在,只要有柴宗训在身边,她就有底气撑下去。

夜色渐深,柴宗训靠在符祥瑞的榻边睡着了,小脸上还带着浅浅的笑意。符祥瑞看着儿子的睡颜,又想起梦里柴荣的模样,心里默默说:柴荣,我会守住咱们的儿子,守住咱们的后周,你放心。

帐外的风还在吹,可暖阁里的炭盆烧得正旺,桂花香在空气里弥漫着,像是在诉说着一场未完的梦,也像是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反击。符祥瑞闭上眼睛,轻轻握住柴宗训的手,感受着儿子掌心的温度,心里渐渐安定下来——她知道,等她彻底养好身子,就是时候反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