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烛火映乱鬓:符太后掌灯翻遍府院,声声“训儿”唤不应(1 / 2)

第一百一十二章:灯下真言

烛火在铜制灯台上轻轻跳动,将符太后的影子映在舆图上,忽明忽暗。她指尖落在阶州的位置,那里还留着白天标记的红圈,想起柴宗训夜里闯大牢的模样,心口仍隐隐发紧——这孩子藏着的心思,比她以为的还要重些。

“娘娘,马将军还在偏厅候着,说有要事禀报。”张嬷嬷轻手轻脚走进来,声音压得极低,生怕惊扰了刚睡下的小殿下。

符太后收回目光,揉了揉眉心:“让他进来吧,吩咐人再沏壶热茶。”

马将军推门而入时,身上还带着夜寒,他刚要行礼,就被符太后抬手止住:“免礼,坐下说。大半夜找我,可是大牢那边有动静?”

“娘娘英明。”马将军落座,接过侍女递来的热茶,却没喝,径直说道,“末将方才去大牢查岗,看守的士兵说,小殿下夜里去过大牢,还见了那宋营逃兵。”

符太后握着茶盏的手顿了顿,茶汤晃出细小的涟漪:“我知道了,训儿已经跟我认过错了。”她抬眼看向马将军,“那逃兵可有异常?训儿没受惊吓吧?”

“逃兵还是老样子,嘴硬得很,倒是小殿下……”马将军想起士兵的描述,语气里多了几分赞许,“听闻小殿下见了逃兵,虽有些怕,却没慌了阵脚,还惦记着让看守看好人,是个有胆识的孩子。”

符太后听着,嘴角轻轻扬了扬,眼底却仍有担忧:“胆识是有,就是太莽撞了。他总想着帮我分忧,却不知道,他平平安安的,才是帮我最大的忙。”她放下茶盏,声音沉了些,“那逃兵关了这些天,一点口风都不露,你可有什么新法子?”

马将军眉头皱了皱:“末将本想明日再审,可小殿下今夜这么一闹,末将倒觉得,或许能从别处寻个突破口。”

“哦?”符太后看向他,“你有什么主意?”

“小殿下不是会画引路符吗?”马将军眼中闪过一丝亮光,“那逃兵是宋军的人,定然认得营中标记。不如让小殿下画几张假的宋军营地图,故意让逃兵看见,说不定能引他上钩,让他误以为我们已经摸清了宋军的布防,情急之下漏了口风。”

符太后沉吟片刻,指尖轻轻敲着桌面:“这法子倒是可行,可训儿还小,若是让他再接触那逃兵,我实在不放心。”

“娘娘放心,”马将军连忙说道,“不用让小殿下亲自去大牢,只需让他画好地图,末将让人把地图‘不小心’落在大牢里,让逃兵看见就行。小殿下只需要在府里画画,不会有危险。”

符太后想了想,点了点头:“也好,明日我问问训儿的意思,若是他愿意,便按你说的办。”她看向窗外,夜色更浓了,“时辰不早了,你也回去歇息吧,明日还要辛苦你盯着大牢那边。”

“末将遵旨。”马将军起身行礼,转身离开了殿内。

符太后独自坐在灯下,看着舆图,心里却想着柴宗训。她起身走到柴宗训的卧房外,轻轻推开一条门缝,借着月光,看见孩子睡得正香,小眉头还微微皱着,像是在做什么梦。她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替他掖了掖被角,心里暗暗道:训儿,娘只希望你能平安长大,这天下的重担,娘还能替你扛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