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柴宗训兴奋的拉着延寿女手跑到符太后面前:娘,你看!(2 / 2)

这话像根针,狠狠扎进符太后心里。她看着孩子含泪的眼睛,突然想起柴荣临终前抓着她的手说的话:“皇后,宗训年幼,这江山就托付给你了,莫让将士寒心,莫让百姓失望。”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已多了几分疲惫。

“哀家不是不管。”符太后的声音轻了些,伸手拭去柴宗训脸上的泪珠,指尖带着凉意,“只是此事牵连甚广,不是你拿着一本账册就能解决的。你以为那些人会乖乖认罪?他们背后的势力,稍有不慎就会动摇国本,到时候别说救将士,连这后周的江山都要保不住了。”

柴宗训似懂非懂地眨着眼睛:“可...可证据就在这里啊。”

“证据?”符太后苦笑一声,拿起账册翻了几页,“这些账册没有户部印鉴,也没有主簿签字,若是被人反咬一口说你伪造账目,你怎么办?那些勋贵们只需一句‘小儿嬉闹’,就能把这事揭过去,反倒会连累你和...帮你的人。”她的目光扫过延寿女,后者连忙低下头,耳尖却悄悄红了。

柴宗训愣住了,怀里的账册仿佛突然重了起来。他没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证据,竟然会没用。眼泪又要掉下来,他却想起昨晚在密道里,延寿女拉着他跑时说的话:“要沉住气,太后会有办法的。”他吸了吸鼻子,把眼泪憋了回去。

符太后看着他强装坚强的模样,心口一软,伸手把他揽进怀里。抱着孩子温热的小身子,她忽然想起自己守寡这些日子的委屈——柴荣病逝后,她独自撑起朝堂,既要安抚老臣,又要制衡武将,夜里常常对着空寂的宫殿流泪。若不是先皇托孤的重任压在肩上,她又何尝不想做个寻常女子,不必日日忧心忡忡。

“娘知道你是为了将士们好。”符太后的声音贴着柴宗训的耳朵,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本账册,哀家收下了。但你要答应娘,往后不准再私自闯户部,也不准再插手这些事。你乖乖长大,学好治国之道,将来才能真正护住这些兵叔叔,护住这天下百姓,明白吗?”

柴宗训在她怀里点了点头,小脑袋蹭了蹭她的衣襟:“那...娘会用这证据吗?”

“会。”符太后肯定地说,目光落在账册上,眼底闪过一丝锐利,“哀家会让王御史暗中核查,等拿到确凿证据,定要让那些贪污之人付出代价,绝不姑息。”她知道,这或许会引发一场风波,但柴荣的托付、将士的期盼、孩子的信任,都容不得她退缩。

柴宗训终于笑了,从她怀里挣出来,又想起什么似的:“娘,那姐姐...不会受罚吧?”

符太后看向延寿女,见她紧张得手都在抖,忍不住放柔了语气:“你也是为了帮宗训,哀家不罚你。只是往后要看好他,莫再让他闯这样的祸。”

“是,奴婢遵旨。”延寿女连忙跪下磕头,声音里带着松了口气的轻快。

符太后拿起账册,交给一旁的贴身宫女:“把这本册子收好,送去给王御史,让他悄悄核查,切记保密。”宫女领命退下后,她又看向柴宗训,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饿了吧?让延寿女陪你去用早膳,下午先生要来授课,可不准再偷懒。”

“知道啦!”柴宗训拉着延寿女的手,蹦蹦跳跳地往外走,走到门口时又回头喊,“娘,你一定要说到做到啊!”

符太后笑着点头,看着两个孩子的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才缓缓坐回椅上。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账册的残影上,她拿起桌上的边关急报,指尖在“粮草”二字上反复摩挲。

或许前路布满荆棘,但只要能护住这孩子,护住柴荣留下的江山,再难她也得走下去。符太后拿起笔,在急报上批复:“令户部即刻核查近年粮草收支,着王御史全程监督,三日之内奏报。”笔尖落下,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像一朵悄然绽放的花,在晨光里藏着无声的决心。

廊外的白茉莉开得正盛,风一吹,香气飘进殿内,混着墨香,酿出几分安宁。而谁也不知道,那本皱巴巴的账册,已在悄然间,牵动了后周朝堂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