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只说是联络感情(2 / 2)

金额是八百块,差不多抵得上一套房。

毕竟深更半夜,没法立刻办手续,总得有个凭据。

李进阳心里有点可惜——要是易忠海傻乎乎直接放了许大茂,他肯定让许大茂赖账不还。

不过想想,易忠海也不是真傻。

谈妥之后,易忠海和李进阳出面解释,

把许大茂对秦淮如的*扰说成是对改造中同志的“考验”。

现在证明秦淮如改造得不错,

易忠海明天会代表大院,向街道申请撤销对她的监督改造。

以后谁再这样“试探”,可就不行了——

人家已经彻底改造好,是个正经人了。

围观群众听到这个结果,也都松了口气。

刚才被贾张氏和聋老太太一带,差点把许大茂送去法办,很多人当时没意识到后果多严重,

就是跟着喊、跟着起哄。

群众场面常常这样,容易跟着情绪走。

现在看许大茂不用被扭送派出所,大家心里也踏实了。

真要因为这事害了他,多少有点不忍,

毕竟在一个院住了这么多年。

大会散了,易忠海回到傻柱家,无奈地解释了一通。

李进阳在保卫科有安排,以后不能随便动手。

傻柱他们虽然不甘心,也只能认了。

硬碰李进阳?不是没试过,后果大家都清楚。

李进阳那边,回去也安抚了许大茂两口子,

无非是说钱财身外之物,别太往心里去。

反正,又不是他的房子没了。

其实李进阳心里还有点高兴,许大茂租房住,他反而更放心。

他一直担心,等风头起来之后,许大茂会反咬他一口。

这小子天生有反骨,要不是接下来还用得着他……

实在不愿牵扯过深。

许大茂的为人,注定**过后难有好结局。

原剧情里,傻柱提前将他整垮,或许反倒是件好事。

否则等风浪平息,李副厂长有岳家庇护尚能安稳脱身,

许大茂这个副主任必定要成为替罪羊。

没人会护着他。

以许大茂的品性...

他连朝夕相处的娄晓娥都能亲自举报,又怎会对李进阳手下留情?

李进阳自己也心知肚明。

他始终把许大茂当作随时可弃的棋子。

若真视作兄弟,早就该把他从宣传科调往保卫科,助他踏上仕途。

接下来,

得尽快让他行动起来。

**很快平息,四合院重回往日平淡。

院里众人总是刻意避开李进阳,他也不好再刻意刁难。

若做得太过火,恐怕连旁观群众都看不过眼。

况且大领导言出必行,为他找来诸多国外文献报刊,使他终日埋首故纸堆。

连日翻译几乎让人头晕目眩。

幸而接连立功获得的各项奖励,多少抚慰了他疲惫的心。

\"这都是资历、都是政绩、都是资本......\"

他这样安慰自己。

这些时日,院里的焦点渐渐从李进阳转移到何雨水身上。

她找何雨柱闹过几次,也没什么厉害手段,不过撒气争吵,嚷嚷着要讨个说法。

其实连她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想要什么交代。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流逝。

直至年关临近。

一个面容比傻柱更显沧桑的身影,踏出了四九城火车站。

何大清,回来了。

大半年前,他意外收到老李的来信,得知李家与傻柱起了冲突。

信中说李家小子失手,一板凳将傻柱打进了医院。

何大清把来信的事放在了心上。趁着年底有空,他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白寡妇,悄悄回了家。

他去医院探望过——傻柱的伤势到底严不严重?和老李家的过节解开了吗?这些事,何大清一直惦记着。

另一边,临近年关,李进阳工作上清闲了,家里却热闹起来。不少人开始登门拜访。给领导送礼都得赶在年前,年后人家忙,根本顾不上。

原保卫科一大队那些跟他关系近的队员,大多选在这几天上门走动。关系一般的,还没这个资格。当然,嘴上不说送礼,只说是联络感情,正常往来。

这天一大早,王成提着两只老母鸡来了,手里还拎着一大包零零碎碎的东西。

“好家伙,你这是跑我这儿送货来了?”李进阳一边笑着把他迎进屋,一边打量。除了老母鸡,王成带来的其他东西也不便宜:一包古巴糖、两盒金鸡饼干、两条大前门,还有些瓜子花生之类的零嘴。这些年货在年底都是紧俏货,不早早排队根本买不着。

王成咧嘴一笑:“李科长,这不是好久没见了嘛,趁过年过来看看你。知道你一个人住,我让家里备年货时多备了一份,省得你麻烦。”

李进阳假装板起脸:“成哥,你再喊李科长,我可真要翻脸骂人了!寒碜我是不是?”

“哈哈,进阳,你还是老样子!你嫂子非让我改口,我就说她多事。”

“那当然,咱兄弟之间的情分,一直没变。”

“是进阳,好久没一块儿坐坐了。年后哪天有空?天这么冷,咱去东来顺涮个锅子?”

“……也对,你工作确实忙。行,看你方便,有空时叫我就好。”

“没什么事,就是顺道来看看你。”

简单聊了几句,李进阳把话题转到王成想打听的事上:“成哥,咱们兄弟之间不用绕弯子,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你直说。”

“咳……进阳,是这样,听说你们翻译科最近特别忙,还新加了五个岗位,有这回事吗?”

李进阳点点头,“对,两个清洁岗,两个文书岗,还有一个库管岗。”

“怎么,家里有人想找工作?”

这些叫法不是正式职称,只是说明岗位具体做什么。

这大半年来,李进阳翻译了大量国外883文献,对很多研究和先进设备的使用都起了关键作用。

当初大领导随手安排的一步闲棋,没想到带来了这么大的收获。

各个受益单位寄来的表扬信和感谢信,每天都像雪片一样飞到轧钢厂,甚至工业部。

现在别说李副厂长处处顺着李进阳,就连大领导也隔三差五打电话来关心。

对现在的国家来说,国外的先进经验太值得借鉴了。

可国外资料好找,能准确翻译的人却不多。

李进阳,真成了大家眼里的宝贝。

年前上面批准翻译科从临时部门转为正式科室,还进行了第一次扩编。

李进阳手里的工作名额,自然成了抢手货。

“咳,我有个妹妹,高中毕业后一直没工作。我去街道问了,想等安置得排到75年以后……所以想看看你这边有没有办法。”

“当然,文书岗我也不敢想,让她做清洁工就行。”

说着,王成掏出一个信封。

李进阳没推辞,打开一看,里面大概有七十张十块钱。

一个岗位七百块,算是市场行情。

他想了想,抽出两百块递给王成。

“我留五百,总得打点一下上面。成哥你别介意,我这份你拿回去。帮兄弟忙是应该的,年后就让妹妹来上班吧。”

高中毕业,文化水平不低,直接担任文书工作,帮我整理资料。

王成激动得说不出话,连声道:“进阳,这会不会太麻烦你?这钱你一定得收下……”

也难怪王成这么激动。文书和清洁工虽然都属于服务编制,但一个工作体面干净,一个辛苦劳累,差别太大了。他没想到李进阳这么给面子。

两人又客气了一番,李进阳才送他出门。

那五百块钱,李进阳自然自己留下了。他的科室全由他说了算,不用向上级表示什么。

少收二百,是为了卖给王成一个交情,在保卫科留个自己人照应小虎,以后有事也能放心。

随后,又陆续来了几批人。

李进阳只以八百元的价格,卖了一个库管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