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你祖宗!\"史敬思戟尖遥指,厉声喝道:\"要命就跪地求饶!\"
原来晁盖趁乱救出史家兄弟后,史敬思料定宋江会走后山,便独自在此守株待兔。
宋江狞笑道:\"区区**也敢挡我五百雄师?弟兄们,杀了他才能活命!\"
这后山小道仅容两三人并行,一侧是万丈深渊,一侧荆棘丛生。史敬思如门神般扼守要道,五百贼兵在生**迫下,咆哮着扑向这尊杀神。
史敬思傲然挺立,面无惧色,手中长戟翻飞如龙,与黑山军激烈交锋。每一记劈斩都精准收割性命,每一次挥舞都带起血雨腥风。
“滴滴……史敬思断后特性触发,断敌退路时战意激增,武力+5,基础武力99,当前升至104。”
丈七长戟在史敬思手中化作死亡漩涡,完全封锁下山通道。几个机灵的黑山贼试图从侧翼突围,却尽数被戟刃斩得肢残体裂,更有不慎者失足坠崖,惨叫声不绝于耳。
厮杀约莫一炷香时间,倒毙在史敬思戟下的敌寇已逾两百。他浑身战袍浸透鲜血,恍若刚从血池中捞出。这些血迹既有敌人的,也有他自己的——纵使武艺超群,终究是血肉之躯。大腿与臂膀布满刀伤,虽不致命却血流不止。史敬思渐觉气力衰竭,暗叫不好。
望着部众接连倒下,宋江面沉如水,阴鸷的目光钉在史敬思身上:\"张清兄弟,该你出手了!若待汉军主力赶到,万事休矣!\"
张清闻言色变,听前山杀声渐稀,心知汉军将至。当下顾不得江湖规矩,探手入囊,一枚飞石破空直取史敬思。
\"滴滴……张清飞石绝技发动,史敬思武力-10,降至94。\"
见识过张清的飞石功夫,史敬思早有防备。他一边周旋于敌阵,余光始终锁定张清。见飞石袭来,立即挺戟疾刺,寒光闪过,石块应声粉碎。
\"嗖!嗖!\"
未及喘息,张清又**两石,快若闪电。史敬思沉腰坐马,长戟横扫如轮,将两枚飞石尽数击落。见攻势再被化解,张清恼羞成怒,三枚飞石呈品字形激射而出——这已是他压箱底的绝招,若再不奏效,唯有听凭天命了!
三颗石子破空疾飞,轨迹如一线银针直取史敬思咽喉。张清自知飞石力道不足,故而专挑这最脆弱的要害,中者必失战力。
史敬思眼前血色朦胧,失血令视线渐趋模糊。眼见飞石袭来,他虽知生机渺茫,仍奋力挥戟格挡。
\"铛!铛!\"两声震响,前两枚石子被长戟击落。最后一枚却因间距稍远,趁他回气不及的刹那,已然逼至面门。
\"噗\"的闷响,石子正中咽喉。在宋江等人狂喜的注视下,史敬思喉间爆开血花,发出嘶哑痛吼。他双目暴突,左手扼颈重重栽倒,如同离水之鱼般剧烈抽搐数下,便再无声息。
宋江与张清同时舒气。张清拭去掌心冷汗,宋江则急不可耐地振臂呼喝:\"速速下山!\"众人仓皇越过史敬思尸首,谁都不曾留意那柄染血长戟的右手食指,突然微不可察地弹动了一记。
虚弱的宋江被吴用与小喽啰架着前行,张清持枪殿后。当他弯腰拾取散落石子时,背后僵卧的\"**\"竟暴起发难!长戟化作银虹横扫,张清只觉颈侧一凉——在宋江等人惊骇的回望中,那颗惊愕的头颅已伴着血泉飞上半空。
\"给我剁了他!\"宋江目裂尽眦的咆哮震彻山林。急怒攻心之下,他口中鲜血狂喷,险些栽倒。素来斯文的吴用也赤目抢剑,眼前这个直呼其名的暴怒宋江,与往日温言敬称\"军师\"的首领判若两人。
此时史敬思已近力竭,先前与黑山军厮杀时便失血过多,更被张清击碎喉骨,此刻全凭一股狠劲强撑着。面对吴用狠厉的攻势,他再无力招架。
(章节标题保持不变)
吴用素来以文士形象示人,作为梁山军师从不亲临战阵。然《水浒传》曾载其擅舞双铜链,当年雷横与刘唐缠斗时便是被他以铜链隔开兵刃。只是梁山猛将如云,这才让他隐于宋江身后运筹帷幄。
眼见张清战死,暴怒的吴用竟持剑直刺史敬思心窝:\"纳命来!\"利刃轻易贯穿胸膛,正欲拔剑时忽觉手腕剧痛——濒死的史敬思竟以铁钳般的双手死死锁住他持剑的右腕。任吴用涨红脸挣扎,那染血的手掌纹丝不动。
史敬思染血的嘴角扬起狠笑:\"黄泉路上有伴,不亏!\"瞥见身侧绝壁,他猛然挟着吴用冲向悬崖。在坠落瞬间,吴用凄厉的呼喊穿透云雾:\"公明哥哥——\"
宋江踉跄扑至崖边,只见翻涌云海。\"军师!\"他虎目含泪,指节捏得发白。转瞬间众兄弟皆殁,如今连最信赖的智囊也湮灭深渊。两百残兵瑟缩身后,这位梁山首领望着苍天惨笑:\"这逐鹿棋局...终究容不得宋某。\"
与此同时,伍奎脑中响起系统提示:
【张清战死】
【史敬思与吴用坠崖同归于尽】
伍奎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又一则凶讯传来。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史敬思那般骁勇,怎会与吴用玉石俱焚?目光扫过尸横遍野的战场,果然不见那道熟悉的身影。他揪住几个俘虏的衣领逼问,当听到\"宋公明从后山遁走\"时,心头骤然一沉。
\"随我追!\"伍奎将画戟往地上一顿,留下半数士卒清理战场,带着晁盖、史文恭疾奔后山。
山道转角处,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满地尸骸中,唯有宋江如泥塑般呆坐。伍奎的戟尖抵住他咽喉,寒声喝问:\"某家史将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