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殿中,君臣都感到非常的愉悦。
顾白很快就走出了便殿,他的封赏差不多已经结束了,赏的金银和绢帛以及地契宫里面的人会送到他家。
剩下的事情,王毛仲的封赏如何,马蹄铁的推广和装备就不归他操心了。
顾白回首看一眼便殿,这一次,他才算是真正登上政治舞台了。
“兵法、武艺……”
顾白轻声呢喃,用不了多久,只要让他上场,他就可以给李隆基一个大惊喜。
去校场学习兵法和武艺,正好洗白他自身的武艺。
他身为武家的一个马奴,懂得养马不突兀,会点武艺也说得过去,合理,但是谁家马奴还看兵书啊。
顾白愉快的下值了。
今天他就不用再去上值了,不过他仍然兼任内闲厩使,也不知道李隆基是出于何种考虑。
估摸着,李隆基觉得养马能让他思维敏捷,更能发挥他的奇思妙想?
顾白不明所以,但兼任内闲厩使也符合他的利益。
毕竟他还没有让内闲厩的御马们怀上小马呢,也没有借此给王皇后透露出去他会点小小的妇科医术的事情,怎么能彻底抽身离开内闲厩呢。
顾白拿着腰牌,领了官衣就离开了皇宫,他一边往家里面走,一边在复盘他在便殿中的神态动作和话语是否有不妥之处。
其实是有很多不妥之处的,好在人都是感性动物,他又有着李隆基宠妃亲信的身份,更是当场作诗,这才惹得李隆基赞同他走武将之路。
但凡换一个社恐、背不下诗的人,这会怕是已经去太仆寺报到了。
顾白本来还准备抄李贺的那首雁门太守行的后两句。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此诗一出,想必李隆基更能感受到他的忠诚。
就是马奴作诗有点怪怪的,但好在他虽然是武家的马奴,但并不是文盲。
情绪来了,妙手天成,做一首表达忠诚的诗也很正常,毕竟他这个人本来就很忠诚。
“也不知道我喊的那两句话‘壮志饥餐契丹肉,笑谈渴饮吐蕃血’能不能流传出去。
若是能流传出去,我也能拥有一些名声了。”
顾白暗自思索,要不要自我助力一波?
舆论阵营也是不可忽视的阵营。
他作为现代人更懂舆论的厉害。
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有了名气都不一般。
当然,前提是你能不被反噬。
仔细想了想,顾白觉得不可取,大殿就三个半男人,李隆基,王毛仲和高力士不宣传,他宣传……太高调了。
还是等着李隆基宣传吧。
像“为大唐鼎盛而习武”这种朗朗上口的口号,李隆基若是敏锐一些,肯定会主动去宣传,让士人都喊上一句“为大唐鼎盛而读书!”
以此,还能收获人心。
当然,李隆基究竟宣传不宣传,这就不归顾白管了。
顾白收敛心神,愉快的回家了。
这些天他除了画一些衣服的图纸,还做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比如说,做饭的调料、铁锅、造纸的工具和造弓弩的材料。
可惜顾白没有一个自己的作坊,暂时烧不出玻璃。
这些手艺都是顾白前世刷短视频和看书学到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短视频里自有颜如玉……顾白实在是太喜欢学习了。
有些东西也是他瞎捣鼓出来的。
回到家中,顾白抡起铁锅就开始做午饭。
在大唐,普通家庭是不吃午饭的,一天两顿饭,只有早上和晚上,有钱人才会吃午饭。
现在顾家不缺钱,顾白自然就把午饭安排上了,再怎么说他也是一个五品官,光是俸禄就足够养活一家三口人了。
顾父顾母自然不是那种没有苦吃就难受的人,他们很热衷于享受生活,只是以前没有条件罢了。
这会有了条件,不仅一天吃三顿,空闲时间还得吃点小零嘴。
夏秋之际,菜品还是很多的,冬天才是真的没菜吃。
顾白炒了个韭菜炒鸡蛋,大葱炒白菜,炖鸡肉……还有大米饭。
升官了,庆祝庆祝。
顾白,顾父顾母正准备大快朵颐,门外传来了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