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乔木也清楚,打仗不是做算数题,不是彼此罗列消项,消到最后谁有富裕谁就赢。如果是这样,世上就不会有战争了。
战争永远有意外,或者说意外才是战争永恒的主题。
尸魂界与戌吊,谁更怕意外?其实是后者。
戌吊确实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但它的抗风险能力很弱,稍有不慎就会土崩瓦解。说白了整个社会方方面面都缺乏底蕴。
反观尸魂界,看上去落后、愚昧,甚至有些残暴,可彻底毁掉尸魂界的唯一手段,大概就是直接毁掉整个三界了。
从这个角度来权衡,戌吊主动挑起战争,背后的风险还是相当大的。
所以乔木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毕竟他也是第一次“治国”,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理智上,他两世为人接受的教育都在告诉他,兵者,凶器也。当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
可平心而论,这个说法是模糊的、总结性的,指导性并不强。能够精准“视利害、辨安危”的人,并不需要这个理论的帮助。需要其帮助的人,则很难单从这个理论获得实质性收获。
怎么算“时动”?如何把握这个时机?如何确保主动权,确保“不得已而用之”,而不是一味拖到“已然无用”?
不知道。
另一方面,感性上,他知道发动这场战争,是有着足够正义性的。
不说别的,光是“解放广大矿奴兄弟”,就是绝对的正义。谁来了都休想拿这场战争对他进行道德指控。
更不用说另一个现实因素了:63区泷垰的北面,就是52区涌水,那里有着戌吊23区至今都严重匮乏的水资源。
都不用说往返无数趟的商队带回了多少地质与水文资料。他的公共事务会议与工程院,也早就不知道做过多少在涌水修建大规模水利工程,向整个大数区供水的全套方案了。
因为缺乏水资源,戌吊的实业发展其实是非常畸形的。
很多产业不得不采用成本更高昂、工艺更复杂的替代方案。更多产业干脆就因为缺水而完全停留在纸面上。
他更知道戌吊坊间早就有一个说法了:戌吊不能没有涌水,就如尸魂界不能没有瀞灵廷!
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所以拿下一部分南方中数区,确实能够有效解决很多当前面临的棘手问题。这方面的收益是肉眼可见、实实在在的,他不可能假装看不见。
于是,纠结到了极点的乔木,最终也没在这场会议上给出任何确切或含糊的指示。毕竟这也不是当下马上就要决定的急事,他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
然而犹豫了没几天,新的变数又出现了。
将新变数带给他的,正是几天前刚刚见过面的霞大路檀华龙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