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这个梅长苏是敌国间谍想要在我梁国搞破坏离间我朝君臣?】
【查必须给我查。】
【于是悬镜司连夜加班。梅长苏的出身、来历、师承人际网络、过往经历等等,这些资料第二天就得摆在梁帝的办公桌上。就你梅长苏的身份经得起查吗?】
【调查之后,老皇帝首先会以“招贤纳士”为由征召梅长苏入京,看你来不来,如果不来,你就是抗旨不尊。如果来了,那先在诏狱里给我待两天,看看这谶语背后到底是谁好钓出来,一网打尽。然后你梅长苏大概率会被病逝,即使皇帝突发善心,也会把梅长苏拴在身边,让其当一辈子牛马,你还想搅弄风云,做梦去吧。】
【那么古代皇帝为什么对谶语如此忌惮呢?】
【首先,谶语是天命的风向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可不是说说而已。】
【皇帝自称天子,权力是上天赋予的,那么天命就是古代皇权的依据,一旦天命转移,那么你统治的合法性就会被动摇,而那些广泛流传、指向性明确的谶语就被认为是天意的体现。谶语意味着上天对当今皇帝不满,降下警示。因此,任何一个谶语,无论多荒诞,都可被视为对皇权合法性的挑战。】
【其次,谶语是政治宣传的工具,无论是“苍天已死,皇天当立”还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些都是挑动农民起义的谶语。简单粗暴、易于传播的谶语能迅速笼络人心,给百姓创造当今皇帝气数已尽、新主即将出现的心理预期,给造反提供法理依据。】
【另外,谶语还是政治斗争的武器,无论是权臣还是皇子,都可以通过制造谶语的方式来打击敌人,以达到其大权独揽甚至篡夺皇位的目的。比如王莽篡汉,武则天登基,都大量利用了谶语来制造舆润。】
【因此,封建王朝的皇帝对谶语都是非常忌惮的,一旦出现相关谶语,皇帝都会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态度展开血腥的屠杀。历史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民间流传的代周者隋的流言,宇文护为此杀了很多大臣。】
【隋朝末年,天下流传“李氏当天子”的谶誉,为此杨广把郕国公李浑及其宗族32人全部处死,三族以内全部流放,李渊也因此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还在杨坚朝的郕国公全族上下看到这句话时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郕国公本人已经没有心思再看天幕了连忙叫人备车他要进宫向杨坚哭诉,杨广太特么残暴了,这种人根本不能继位否则大隋危已。
而李渊表示比起谶语天幕的出现和曝光才是最致命的。
【历史上最出名的就是刘家的“金刀之谶”这个时候是不是也有人说了,你说的那些都是乱世。那好,咱们说一个太平盛中因谶语而丢掉性命的人,李二算是中国帝王的天花板了。贞观盛世也算太平盛世,但李二也会因一句谶语杀死战功赫赫的将军。】
“阿?”还在吃瓜看戏的李世民懵逼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吃瓜还吃到自己头上。
自己难道也是这种害怕谶语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