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根的洗礼(1 / 2)

代号“空”的扎克,如同被吞没进巨兽的腹腔,彻底融入了一个与木叶地上世界光鲜亮丽截然相反的、绝对阴冷与秩序的地下王国。

这里是“根”的核心训练基地,位于木叶地下不知多深的岩层之中。

空气中永远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泥土腥气、陈旧血迹、消毒药水和某种抑制查克拉的草药燃烧后的古怪味道。

没有昼夜交替,只有镶嵌在岩壁中、散发着恒定幽绿或惨白光芒的灯盏,制造出一种令人精神错乱的永恒黄昏。

声音是这里唯一的节奏。

没有孩童的嬉笑,没有市井的喧闹,只有训练场上永不间断的、短促而凌厉的呼喝声,苦无与手里剑撞击铁靶发出的刺耳锐响,肉体碰撞的沉闷声响,以及偶尔响起的、被强行压抑下去的、失败者或受伤者从喉咙深处挤出的痛苦闷哼。

一切都指向唯一的目的:效率与服从。

扎克的生活被压缩到了最简化的形态,如同一台被输入了固定程序的机器:训练、学习、进食、以及短暂得几乎只能算是昏迷的休眠。

每一环节都被严格计时,容不得半分懈怠或私情。

训练内容堪称残酷的百科全书。

体术课上,教官强调的不是花哨的招式,而是最快、最省力、最致命的打击方式,针对关节、咽喉、眼球、下阴等脆弱部位。

扎克独臂的劣势显而易见,但他凭借远超这个时代忍术理念的搏杀意识、对距离的精妙把控以及一股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的劲头,往往能通过诡谲的步法、假动作和精准的时机把握,与那些身体健全的预备队员周旋,甚至时常利用对方对他独臂的轻视,以伤换命,将其击败。

他的战斗风格阴狠、实用,不带一丝多余情感,完美契合“根”的宗旨。

忍具投掷训练中,他对手里剑、苦无的重量、重心、飞行轨迹有着近乎本能的直觉,学习速度令教官侧目。

陷阱布置与拆除课上,他展现出的耐心、缜密逻辑和对细节的洞察力,完全不像一个少年。

毒物辨识与解毒更是要求绝对的冷静和强大的记忆力,扎克总能快速记住各种毒药的气味、颜色、症状以及相克的解药,仿佛一台人形数据库。

文化课同样重要。

学习忍界各国历史、地理、势力分布、各大忍村及家族的纹章、习俗、秘闻……这些知识是未来执行任务的基础。

扎克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他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再次让负责文化课的根成员感到惊讶。

他不仅记住,更能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潜在关联,这份洞察力远超普通预备队员。

但他始终牢牢记住自己设定的“人设”。

关于那至关重要的空间能力,他表现得极其克制。在非生死关头,他绝不轻易使用。

即使在使用时,也严格控制在“不稳定”、“消耗巨大”、“难以控制”的框架内。

一次高强度的实战对抗演练中,他被三名配合默契的预备队员逼入了一个模拟废墟的死角。

苦无擦着他的脸颊飞过,带起一丝血线。

眼看下一波攻击就要将他彻底淹没,在千钧一发之际,扎克脸上露出“拼命”般的狰狞,似乎耗尽了所有精神力量,才勉强在身后开启了一个仅有脸盆大小、边缘剧烈荡漾、极不稳定的空气门。

他“狼狈”地向后跌入门内,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致命的合击,身影从门的另一端——数米外的一堆障碍物后——踉跄出现,脸色苍白如纸,大口喘息,仿佛随时会虚脱倒地。

这一幕引起了在场所有预备队员和教官的注意。

空间能力!

即便看起来如此不堪,但其展现出的战略价值毋庸置疑。

负责训练的中忍在向团藏提交的报告中如此写道:

“‘空’天赋卓越,意志坚韧如钢,对痛苦和残酷环境的适应力极强,远超同龄人。

其疑似血继限界的空间能力虽极不稳定,且对自身消耗巨大,但潜力堪称恐怖。

最关键的是,他对于力量的渴望压倒一切,对您和‘根’的忠诚,在日常训练和思想灌输中表现得无可挑剔,似乎已初步将自身视为‘根’的一部分。”

这份报告,无疑让团藏对扎克这块“良材”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投入的资源也更加倾斜。

然而,在这片试图泯灭一切个人情感的绝对黑暗之中,扎克却如同最狡猾的鼹鼠,小心翼翼地挖掘并维持着一条极其细微、连接着微弱光亮的通道——他与药师野乃宇那单方面、无声的联系。

机会渺茫且转瞬即逝。

每隔一段时间,当基地需要从地面补充物资,或有“根”的成员需要伪装身份前往地上执行任务时,繁杂的交接流程中总会存在短暂的管理空隙。

扎克如同最耐心的猎手,时刻观察着这些流程。他会利用那几乎不存在的、与他人视线错开的几秒钟,如同鬼魅般靠近某个即将被运往地上、标有孤儿院记号的物资箱。

他的动作快如闪电,指尖一弹,一张被折叠成几乎看不见的、指甲盖大小的、完全空白的纸条,便会精准地落入箱体某个不易察觉的夹缝或磨损处。

这张空白纸条,是他传递的唯一信息。

它不包含任何具体内容,但这本身就是最强有力的信号——我还活着,意识清醒,并且记得这份联系。

几天后,当来自地上的物资被送回地下时,扎克会在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时,极其仔细地检查。

他总能在那看似一模一样的物品中,找到那张“回信”——同样是一张空白的、折叠方式略有不同的小纸条,可能塞在衣服的折边里,或夹在药品包的封口处。

这表示地面的野乃宇成功接收到了他的信号,并且地面情况大致平静,她自身也安全。

这种联系脆弱得如同风中残烛,每一次传递都冒着巨大的风险,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但对扎克而言,这却意义非凡。

这不仅是对那个在他最“脆弱”时给予他一丝善意的女人的无声回报,一种近乎本能的契约精神,更是他在这片人性荒漠中,为自己设定的一个隐秘的“人性坐标”。

它提醒着他,他并非天生属于这片黑暗,他的沉沦是一种策略,而非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