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另寻港口,铤而走险(1 / 2)

宁波,决不能走!

张维贤直接否决了大明对外商贸,最成熟的港口——宁波。

此时的宁波,不仅商贾往来,多为富庶之辈,甚至在曰本太阁丰臣秀吉眼中,这才是大明的首都!

甚至能放话长居宁波,遥控远在北京的天皇这类傻逼言辞,可见大明宁波在曰本人心中,就像西方的耶路撒冷,太他吗神圣了。

“如若让我来选,肯定会走威海!”

威海卫?

众人闻言,全都皱眉不语,徐文壁不解道:“威海卫,乃洪武年间所设卫所,取自威震海疆之意,更多作为军事卫所,毫无商业活动可言。”

徐文壁就差直说,你在人家军事重镇那走私,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伯父莫急,请听我一言。”

张维贤轻笑道:“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与曰本九州岛隔海相望,而福建、广东到日本的航程更远。”

“航程短,就能减少航行时间,顺风时仅需十日到十五日天便可抵达曰本,降低航海风险与物资消耗,此航道定能节约成本。”

“做生意嘛,就要从成本考虑,咱们可不如那些狗大户日进斗金,该省省该花花嘛!”

想起自己也要出资,徐文壁这才颔首点头,没有出演反驳。

何况其他“合法”商人走不了威海卫,可他们是皇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万历皇帝一道谕旨,便能大开方便之门。

“至于东南沿海,如今实行海禁政策,福建、浙江走私贸易猖獗,官府打击频繁,为了避免误伤,我等还是少走为妙。”

“威海卫隶属山东布政司,军事防御属性强,但贸易监管相对东南较松,可能更容易规避严苛的海禁稽查。”

“何况山东人向来老实,干走私这行的更少,咱们也能避免海上冲突不是?”

张元德听闻儿子之言,连连点头深以为意,做生意是为了赚钱,可不是为了招惹祸端。

如今大明的实力,已经不能再支撑起郑和下西洋这样的远航行动,甚至皇商都有些寒酸,要先从小商船开始做起。

“贤弟,我听说瓷器、茶叶、白糖这些东西,利润肯定更高,从南方进货更为方便才是。”

徐延辅也问出心中所想,出口货源也是一大难事,众人不得不谨慎思考。

“姐夫问得好!瓷器、茶叶这类商品,竞争压力过大,何况早就被那些成熟海商垄断,哪里乱得到咱们?”

“曰本进攻朝鲜意欲何为?最终的目标是我大明!”

“大明与曰本,必有一战,到时候曰本物资紧张,药材、生丝,以及粮食都是紧缺物资。”

“山东盛产药材、生丝、陶瓷等物,正好与曰本需求互补。”

张维贤还不忘画饼,展望美好未来,“咱们走一趟,若是顺利的话,至少能赚上三到五倍!”

呼!

三到五倍的利润,财帛动人心啊!

不仅是张元德、徐文壁两个老狐狸双眼放光,就连耿直青年徐延辅,此时也兴奋不已。

“以后咱们的皇商船队越做越大,对外能够打击海盗,对内则可肃平走私,生意所得充盈国库,为陛下分忧,助陛下中兴大明!”

张维贤说罢,还不忘提醒徐文壁一句:“其实,这生意也该找魏国公府、成国公府一起做,毕竟大家都是勋贵,理应共同为国出力。”

“以免伯父出资太多,我张家已经砸锅卖铁,不能让定国公府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