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皇宫。
万历皇帝朱翊钧无心用膳,正看着魏学曾送来的军情,他十分重视宁夏之乱。
哱拜谋反事小,就怕套虏趁此机会,夺取宁夏方便南侵中原。
边防九卫,可是太祖皇帝为了抵御蒙古入侵,沿长城一线,先后设立九个军事重镇。
其中便有: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榆林、固原、宁夏、甘肃。
在长城以北又建立大宁卫、开平卫和东胜卫等三个外围据点,组成以三个卫为第一线,九边为第二线的防御体系,使南下入侵之敌难以逾越。
可惜靖难之役后,直接变了味道。
明成祖朱棣,直接放弃了大宁卫和开平卫。
大宁、开平两卫后撤,这是极大的战略失策,致使大明北方防线收缩至长城一带。
朱棣又放弃了朱元璋设在黄河河套地区东北角的重要卫所——东胜卫。
此卫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起着连接山西诸卫与宁夏诸卫,控扼河套的重要作用。
如今肆虐宁夏边塞的套虏,某种程度而言,还要感谢朱棣的战略性放弃。
朱棣又迁都北京,没有战略纵深,一旦蒙古入侵,很容易兵临北京城下。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听着固然热血沸腾,可也造成了他的曾孙朱祁镇留学瓦剌,成为了知名的叫门天子。
至于宣德皇帝朱瞻基,更是将朱棣放弃领土的优点无限扩大。
明成祖朱棣征服安南后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宣德二年,好圣孙大手一挥,直接承认安南独立。
随后朱瞻基又放弃北部边疆战略要地兴和,将防线南撤至长城一线,导致对蒙古的防御压力加剧。
明朝主动收缩防线约300里,放弃对阴山山脉以南的军事控制。
宣德五年,朱瞻基撤销奴儿干都司,放弃对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直接管辖,导致明朝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力大幅削弱。
北部防线收缩加剧了蒙古的威胁,东北地区控制权丧失为女真崛起埋下隐患,而放弃安南则削弱了明朝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朱翊钧想起那群狗日的文官,动不动便将他跟宣德皇帝作比较,心中自然有股子邪火。
朕,哪怕再不济,也不会放弃这么多领土,你朱瞻基倒是赢得生前身后名,却让后世子孙受苦,收拾这些个烂摊子!
“陛下,魏学曾送来的军情!”
“放在这里,朕现在就要过目。”
朱翊钧一目十行,看到河西四十七堡不战而降后,整个人气得火冒三丈。
“没想到,西北有孤忠!萧如薰此人,朕定要大大封赏!”
千金买马骨,对于萧如薰这等忠臣,朱翊钧向来不吝封赏,这就是效忠大明,效忠朕的好处。
“张维贤?他怎么去了宁夏?”
朱翊钧皱眉道:“难怪这几日张元德,总是要前来觐见。”
看到熟悉的人名,朱翊钧无奈摇头,若他身边有张玉、张辅这类武将,又岂会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文官们张口仁义道德,闭口道德仁义,结果做的事比谁都脏!
朝廷的税收,被他们二一添作五,直接分了个干干净净,皇帝要修筑宫殿,你说没钱我认了。
可万历皇帝年轻时并不怠政,甚至主动提出赈济灾民,可户部还是说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