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为略作思考,补充道:“这件事,我看可以由市委办和宣传部联合牵头,成立一个工作专班。
你们可以会同市委宣传部,先拿出一个实施方案,到时候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
我必须强调一下,实施方案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讨论成果要真正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
周伟离开徐有为办公室还没半个小时,又来了。
他向徐有为汇报情况:“徐书记,刚接到市信访局报告,有一百多群众来市委市政府大院上访。现在,市信访局负责人正在接待上访群众……”
周伟还简要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龙东区有个很有名气的老板,叫彭大富。
彭大富是靠水产生意发家的,他承包了多处水面,赚了不少钱。
后来,他又做农业工程,比如水利兴修、高标准农田改造。
他还办了一家农业合作社,叫益农合作社。
这家合作社一开始只是彭大富为了方便自己农业项目的资金周转而设立,主要吸纳本村及周边乡镇农户的小额存款,利息略高于银行,用于其水产养殖和农业工程投入,运作还算正规。
但彭大富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看到房地产和民间借贷的暴利,便动起了歪心思。
在彭大富的操控下,“益农合作社”的性质开始蜕变。
他不再满足于乡间一隅,将触角伸向了龙城市区。
短短一两年间,在城区繁华地段,多家挂着“益农合作社”醒目招牌的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这些门店装修得气派非凡,大理石墙面、光洁的地板、封闭式的业务柜台,甚至配备了穿着类似银行制服的理财经理,从外观上看,与正规银行网点几乎没什么两样。
他们以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数倍的预期收益率为诱饵,公开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穿着制服的客户经理走上街头,向中老年人散发传单,举办客户答谢会,送鸡蛋、送食用油,用尽各种营销手段。
在龙东区,彭大富知名度高,利息高,加上前期确实都兑现了,存储自由,很多中老年客户纷纷将钱存在益农合作社。
甚至一些工薪阶层也将钱存在益农合作社,有的人甚至将毕生积蓄都投入进去。
彭大富利用这些巨额资金,一方面大举进军房地产开发,圈地搞项目;
另一方面,组建了地下钱庄,以更高的利息向外放贷,赚取利差。
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被用于他个人的奢侈消费,豪车、豪宅、挥霍无度。
然而,好景不长。他放出的高利贷,接连遭遇爆雷,多个借款大户或因经营不善、或因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巨额本息。
多米诺骨牌效应瞬间显现,益农合作社的资金池迅速枯竭,无法支付到期利息,更别说兑付本金了。
就这样,兴农合作社爆雷。彭大富不知道躲到哪里了。
徐有为要见上访储户,周伟和吴志远陪同。
吴志远小声提醒徐有为:“徐书记,据我了解,彭大富与副市长桑家全关系密切。
桑市长在担任副市长之前,长期在龙东区工作,相继担任过区长、区委书记。
桑市长儿子桑成龙在益农合作社还有一定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