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的宿舍条件,比孤儿院那个大通铺简直好上了天。
虽然也是铁架床,但每一张床都干干净净,还配着独立的储物柜。
孩子们从来没住过这么好的地方,一个个都兴奋得不得了。
他们把自己的旧衣服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储物柜里,把那些破旧的玩具擦了又擦,宝贝似的摆在自己的枕头边。
整个宿舍楼里都充满了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嬉笑声和忙碌的身影。
陈明虽然坐着没动,但心里却异常满足。
他看着孩子们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觉得之前受的那些委屈、熬的那些夜全都值了。
折腾了快一个小时,总算是把所有人的床铺都安顿好了。
就剩下最后几件“大宝贝”了。
“来来来,都搭把手!把这几个箱子给我搬到食堂去!”陈明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指了指楼下那几个贴着“易碎品”标签的大箱子。
那里面装的正是他花大价钱买回来的那些乐器。
电子琴、架子鼓、吉他、贝斯……这些东西可是他以后“启明星乐队”的根基,可不能有任何闪失。
他叫上了林枫和另外几个力气大的男孩,几个人一起小心翼翼地把那几个大箱子一趟一趟地往食堂搬。
中学校的食堂比陈明想象的还要大。
足足有几百平米,一排排不锈钢的餐桌和长凳摆放得整整齐齐,地面是防滑的瓷砖,拖得能照出人影。
最里面是打饭的窗口,后面就是一个巨大的后厨。
后厨里的设备更是齐全得吓人,四个巨大的炒菜灶台、一人高的蒸饭箱,还有和面机、切菜机,各种锅碗瓢盆堆得像小山一样。
“我的天,这……这都够开个大饭店了。”陈明看着这阵仗,忍不住咂了咂嘴。
王校长这人情,送得可真是太到位了。
食堂的一角还有一个大概二十平米左右的小舞台,应该是平时用来给学生们举办文艺活动的地方。
“行,就这儿了!”陈明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地方。
他指挥着林枫他们把那几个装着乐器的箱子小心翼翼地搬上了小舞台。
“以后这里就是咱们‘启明星乐队’的专属排练室了!”陈明拍了拍林枫的肩膀,豪气地宣布道。
林枫看着那些崭新的乐器,又看了看这个比孤儿院整个院子都大的食堂,眼睛里全是小星星,用力地点了点头。
安顿好乐器,时间也差不多到了午休的时候。
孩子们疯玩了一上午又经历了搬家,一个个都累得不行。
在苏晴的催促下,都乖乖地回宿舍睡午觉去了。
整个宿舍楼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陈明也打算回自己的“单间”眯一会儿,可他刚走到宿舍门口,就看到一个身影正靠在走廊的窗户边望着操场发呆。
是林枫。
“怎么不回去睡觉?”陈明走了过去。
林枫回过神看到是陈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院长,我……我睡不着。”
“睡不着?”陈明看了他一眼,这小子脸上哪有半点困意,分明是写满了兴奋和期待。
陈明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小子怕是满脑子都想着食堂里那堆乐器呢。
“院长……”林枫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抬起头看着陈明,眼神里充满了渴望,“您……您现在有时间吗?我想……我想学音乐。”
看着他那副样子,陈明心里一乐。
这小子还真是个急性子。
不过他也喜欢这种对音乐有热情、有冲劲的年轻人。
“行啊。”陈明笑了笑,他本来也打算找时间好好教教这个天才少年,“走,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陈明带着林枫再次来到了空无一人的食堂。
午后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给整个食堂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陈明打开了那几个乐器箱,把崭新的电子琴、吉他、贝斯还有那个电子鼓垫都在小舞台上摆放好,连接好线路。
一个简易的乐队排练区就这么形成了。
“来,坐。”陈明指了指电子琴前面的凳子。
林枫有些拘谨地坐了下来,双手放在膝盖上,腰板挺得笔直,像个准备听课的小学生。
陈明看着他这副紧张的样子,感觉有些好笑。
“放轻松点,我又不是你们班主任。”陈明自己则随意地拿起那把民谣吉他抱在怀里,拨动了一下琴弦。
一声清脆的和弦声在空旷的食堂里回荡。
“之前我只是告诉你,这几个音放在一起好听。”陈明看着林枫,表情变得认真起来,“但从今天起,我要教你的是为什么这几个音放在一起会好听。”
有了“乐理精通”这个神技,陈明现在说话的底气都足了。
他不再是那个只会照本宣科的“搬运工”,而是一个真正懂行的“音乐大师”。
“林枫,你知道音乐最基本的三大要素是什么吗?”陈明问道。
林枫想了想,试探性地回答:“是……音高,节奏,和强弱?”
“呦,可以啊,还知道点。”陈明有些意外,看来这小子平时没少自己琢磨。
“没错,但更准确地说是旋律、和声还有节奏。”陈明拨动着琴弦,信手拈来地弹了一段简单的旋律,“我们平时哼唱的调调就是旋律。”
“而我左手按的这些就是和声。”他一边说一边换了几个和弦,“和声就像是给旋律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没有和声的旋律是光着身子的,听起来会很单薄。而有了和声,旋律才会变得丰满、有色彩、有情感。”
他看着林枫循循善诱:“你之前凭感觉弹出的那几个音其实就是一个最基础的和弦。你觉得它好听,是因为那几个音的频率在物理上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共振关系。这就是和声的奥秘。”
林枫听得似懂非懂,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院长今天讲的这些东西,和他以前在书上看到的那些枯燥的定义完全不一样。
院长讲的是活的,是能让他听得懂、感受得到的东西。
“来,你再看这个。”陈明把吉他放到一边,走到了电子琴前。
他指着黑白分明的琴键,开始给林枫系统地讲解起了音阶和调性的概念。
“我们最熟悉的哆来咪发嗦啦西,它叫自然大调音阶。为什么叫大调?因为它的音程关系决定了它听起来是阳光的、开朗的。”
陈明一边说一边在琴键上弹奏了一段C大调的音阶。
“你再听这个。”紧接着他又弹了一段A小调的音阶。
同样的七个音,只是排列的顺序和起点不同,给人的感觉却瞬间就从阳光明媚变成了阴雨连绵。
“感觉到了吗?”陈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