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支票兑现,开始搬家(1 / 2)

陈明早早地就起了床,他没有惊动还在睡梦中的孩子们,只是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了那张五十万的支票。

他对着阳光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那清晰的数字和王坤那个龙飞凤舞的签名,都告诉他这不是在做梦。

他小心翼翼地把支票折好,放进自己最里面的口袋里,还用力地拍了拍确保它安然无恙。

然后陈明便一个人悄悄地走出了孤儿院,他要去县城,镇上的小银行可兑不了这么大额的支票。

他走到镇口的马路边,等了十几分钟才等到第一班去县城的公交车。

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几乎都是去县城赶早集的镇民,车厢里充满了各种蔬菜瓜果和家禽的味道。

一个多小时后,公交车终于晃晃悠悠地驶进了江明县城。陈明在县中心最大的那家工商银行门口下了车,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然后迈步走了进去。

银行大堂里人不多,陈明取了个号坐在等候区,心里还有点小紧张。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揣着这么大一笔钱来银行。

“请A017号到3号窗口办理业务。”

很快就轮到了他,陈明走到窗口前,把那张支票和自己的身份证一起从窗口递了进去。

里面的银行柜员是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女孩,她接过支票一开始还没怎么在意,可当她看清楚支票上那一串零的时候,她的手明显地抖了一下。

五十万!

她抬起头,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穿着朴素、看起来就像个普通大学生的年轻人。

这年头还有人拿这么大额的现金支票来兑现?

她不敢怠慢,连忙叫来了自己的主管。

主管是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他接过支票仔仔细细地核对了好几遍,又拿着陈明的身份证在电脑上查询着什么。

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十分钟,陈明站在窗口外能感觉到周围等候的人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他心里虽然有点不自在,但脸上还是装作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终于那个主管抬起了头,脸上露出了职业性的微笑:“陈先生是吧?您的支票和身份信息我们已经核对无误了。请问您这笔钱是准备直接存入您的账户还是?”

“存进去吧。”陈明说道。

“好的,请您在这里输入一下密码。”

陈明接过密码器,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密码。

很快一张崭新的银行卡回执单就从窗口里递了出来。

陈明接过来一看,余额那一栏一连串的零看得他眼花缭乱。

【余额:587,345.21元】

他把回执单小心翼翼地收好,对着窗口里的工作人员道了声谢,然后转身昂首挺胸地走出了银行大门。

外面的阳光正好,陈明站在银行门口深吸了一口县城里带着汽车尾气味道的空气,却觉得前所未有的舒畅。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这下孤儿院的翻新工程总算是可以正式启动了。

他没有在县城多做停留,直接又坐上了返回青石镇的公交车。

等他回到孤儿院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院子里比他走的时候还要热闹,孩子们已经把自己的行李大包小包地全都收拾好,堆在院子中央像一座座小山。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和期待。

苏晴正像个大姐姐一样,指挥着孩子们把一些零碎的东西装进袋子里。

“院长回来啦!”

孩子们看到陈明立刻就围了上来。

“院长,我们都收拾好了!什么时候出发呀?”小胖子扛着一个比他还大的行李箱,一脸的迫不及待。

“别急,等吃完午饭就出发。”

他看着院子里堆积如山的行李也是一阵头大。

这些行李大都是些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和一些孩子们舍不得扔掉的破旧玩具,虽然不值钱但却是他们全部的家当了。

这么多东西光靠他们自己,估计搬到天黑都搬不完。

“苏老师,辛苦你了。”陈明走到苏晴身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他出去这一上午,里里外外全靠苏晴一个人张罗。

“不辛苦。”苏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说,“孩子们都很乖很听话,就是一个个都太兴奋了,跟要去春游一样。”

陈明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兴奋的小脸心里也是一阵温暖。

他知道他们不是因为要去住新宿舍而兴奋,而是因为这个“家”终于不用散了。

“行了,都别在院子里傻站着了。”陈明拍了拍手,“午饭想吃什么?今天中午咱们吃顿好的,吃完了就去咱们的‘新家’!”

“好耶!”

孩子们再次爆发出欢呼声。

陈明走进厨房开始准备午饭。

考虑到马上要搬家,他也没做什么复杂的菜,直接从冰箱里拿出了昨天买的猪肉和白菜剁了馅,准备包一顿饺子。

俗话说上车饺子下车面。

这也算是个好彩头。

苏晴也跟着进来帮忙,孩子们则被她安排在院子里自己跟自己玩。

厨房里,陈明负责和面、擀皮,苏晴则负责包。

两人配合默契,一个下午上百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就在他们手里诞生了。

午饭吃得热火朝天。

午饭的热闹劲儿还没完全散去,院子里已经堆起了一座由各种行李组成的“小山”。

这些行李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有装着洗得发白旧衣服的编织袋,有孩子们宝贝得不行的缺胳膊少腿的奥特曼和芭比娃娃,还有几床叠得整整齐齐但已经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旧棉被。

虽然看起来破破烂烂,但这已经是这个家全部的家当了。

陈明看着眼前这壮观的景象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这么多东西光靠他们几个人一趟一趟地搬,估计搬到明天早上都搬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