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霸权陨落の涟漪(1 / 2)

永禄七年(1564年)盛夏,京都廊下滴着微雨,足利义辉立于檐下,手中攥着一封墨迹未干的书信。信是河内豪族送来的,言及三好长庆已于饭盛山城病逝。这位被后世称作剑豪将军的统治者,嘴角先是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随即又被浓重的忧虑取代。

雨珠落在外院的枝叶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恰如他此刻纷乱的心绪。三好长庆的死,于足利义辉而言自是挣脱傀儡枷锁的契机,却也是失去最后一道尊重屏障的开端。彼时的日本诸国,将因这位近畿霸主的陨落,悄然掀起一场势力重组的狂潮。

足利义辉回到室内,将书信随意扔到案几上,目光扫过堆放在旁的一叠文书。那些是此前他以幕府名义调停各地纷争的记录,毛利家与大友家的丰艺和谈、伊达家与相马家的边界纠纷、远江国今川家与三河松平家的摩擦,每一份调停令后都有三好长庆的朱印背书。

正是靠着这位天下副王的影响力,幕府才能在名义上维持着统领武家的体面,而他这位将军,也得以在京都保有几分残存的权威。“三好长庆一死,这些文书,怕是都要成废纸了。”上野信孝叹息着走进来来到足利义辉身边,手中捧着新收到的消息。

近畿三好家已分裂为松永久秀与三好三人众两派,双方正为掌控三好义继而明争暗斗,恐怕无人再理会幕府的协调请求。中国地方的毛利元就已暂停与尼子家的对峙开始调集兵力,九州的大友义镇则加快了四国攻略的步伐,全然不顾此前与幕府达成的暂缓约定。

足利义辉沉默着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的侍童。三好长庆虽架空他的实权,却仍会在年节前来御所参拜,在御前试合中故意向其示弱,让他这位将军保住表面的颜面。三好长庆甚至会主动将部分赋税送入御所,以供幕府维持日常开销。

那些看似屈辱的尊重,如今想来,竟是乱世中幕府最后的遮羞布。

“备马,我要去见公卿。”足利义辉突然开口,他试图通过朝廷敕令来约束各地大名,却在抵达近卫府邸时被泼了一盆冷水。毛利元就已派人向朝廷请求准许讨伐尼子家,大友义镇则以保护九州僧侣为名获得朝廷御内书,默许继续攻略四国。

更让他焦虑的是北陆道消息,上杉谦信虽始终尊奉幕府,却正忙于与武田信玄相争无力支援;而织田信长在斋藤义龙去世后吞并美浓已成既定事实,其目光同样直指近畿。足利义辉忽然意识到,三好长庆的死,不仅让他失去了被尊重的基础,更让幕府暴露在更危险的境地。

没有了三好家的缓冲,近畿随时可能被其他强势大名入侵,而他这位将军或许会成为下一个被下克上的牺牲品。足利义辉回到御所内彻夜练剑,太刀劈开空气的声响回响在空荡荡的殿堂里。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仿佛要将整个京都掩埋,也掩埋掉室町幕府最后的希望。

同一时间,中国地方的吉田郡山城(毛利家本城)内,毛利元就正站在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尼子家领地。案几上摆放着三好长庆的死讯,毛利隆元的骤然去世让他不得不暂停对尼子家的强攻。可如今,一个区区将军的调解,还值得在乎吗?

如今,近畿三好长庆的牵制彻底消失,毛利元就终于可以重启这场筹备已久的尼子攻略。

“传令,命吉川元春攻拔白鹿城后就地休整,小早川隆景率水军封锁中海,我将亲自率军直逼月山富田城。”毛利元就的声音冷静而坚定,他深知尼子家虽已衰落,却仍保有尼子十旗的支撑,若不速战速决,恐生变数。

白鹿城是尼子家在出云国的门户,尼子家在这布置了号称尼子十旗的防御网。可自两年前吉川元春自石见国开始渗透尼子家时,赤穴家和三泽家便干脆利落的倒戈过来当了带路党。白鹿城的轻松陷落,使得毛利家进一步切断了月山富田城于海上的运输补给线。儿玉就房则在小早川隆景的指挥下,极其轻松的便完成了封锁中海水面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