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锅岛直茂の两手策略(2 / 2)

这一策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精准把握这些地方豪族的心理。毕竟,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之后,这些豪族最为渴望的就是能够确保领地稳定,同时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而这恰恰是龙造寺家目前所能够提供给他们的。

“筑前和筑后的这些豪族,大多都是地方上的实力人物,但却长期受到大友家的压制。”锅岛直茂详细的解释道。这其实也是他之前协助阿苏惟将平定叛乱时,所采取的一种笼络手段的结果。

“大友义镇为了实现他那所谓的‘上洛’野心,经常会向这些豪族征收沉重赋税,并且还会大量征调手下武士。这种做法早就已经引起了这些豪族的普遍不满。”锅岛直茂继续说道,“这次大友家虽然暂时撤离了,但这些豪族在获得短暂喘息之后,内心深处其实还是非常担忧大友家会在将来重新回归,并再次对他们进行征调。所以,他们现在的心中必然是有所不安的。”

锅岛直茂深思熟虑后向龙造寺隆信提出,建议派遣使者前往筑前的宗像家和筑后的蒲池家等主要豪族领地。这些使者不仅要带去丰厚礼物,还要向这些豪族传达龙造寺家的三项重要承诺。

首先,龙造寺家将承认这些豪族对他们现有领地的所有。这意味着龙造寺家绝对不会强行侵占他们的土地,这无疑给了豪族一颗定心丸,让他们不用担心失去自己的领地。

其次,龙造寺家会降低贡赋标准。具体来说,豪族只需要向龙造寺家缴纳原本向大友家缴纳赋税的七成即可。这样一来,豪族的负担大大减轻,经济上也能得到一定的实惠。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如果这些豪族遭遇入侵,龙造寺家将毫不犹豫出兵相助,确保他们的领地安全无虞。这一承诺无疑为豪族提供坚实保障,使他们在面对外敌时不再孤立无援。

锅岛直茂接着深入分析道:“这些承诺看似是我们在让利,但实际却是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豪族得到了稳定和实际的好处,自然会心甘情愿归附于我们。而我们,无需动用一兵一卒,就能轻松将筑前和筑后纳入势力范围。等到日后势力稳固之后,再逐步加强对这两地的控制,岂不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吗?”

为确保策略能够真正落地实施,锅岛直茂展现非凡决心,他主动请缨踏上前往筑后柳川城的征程,去拜访蒲池家。蒲池家在筑后声名赫赫,不仅掌控着筑后川沿岸肥沃土地,更掌握着交通要道,可谓是举足轻重。

如果能够成功拉拢蒲池家,那么其他那些较小的豪族自然会望风归附,这对于龙造寺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而且,蒲池鉴盛与龙造寺家本来就有着旧日的交情,此次他同样目睹了大友义镇在战场上的临阵取舍,想必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判断,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

龙造寺隆信对锅岛直茂提出的这个计划深表赞同,他当机立断,命锅岛直茂为“筑前筑后交涉总领”负责此次使命。为表示重视,龙造寺隆信特别拨付金银百枚、丝绸五十匹作为礼物,同时派遣二十名精锐武士随行护卫,以确保锅岛直茂的安全。

不仅如此,龙造寺隆信还赋予锅岛直茂极大权力,处理事务时有自行决断的权力。临行前龙造寺隆信郑重嘱咐道:“此行关系到我龙造寺家的未来,务必小心谨慎行事。如果遇到任何阻碍或困难,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不必事事请示。”

锅岛直茂抵达筑后蒲池家的柳川城后,并未急于提出归附要求,而是先以旧友身份,与蒲池家当主蒲池鉴盛探讨局势。他细数大友家近年的苛政与毛利家布置的威胁,再结合龙造寺家给出的承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谁知,蒲池鉴盛虽对大友家心有不满,却更担心遭到大友义镇的处罚,听闻龙造寺家的承诺后,只是沉默着摇头,既不拒绝,也不同意。尽管未能得到蒲池鉴盛的许诺,锅岛直茂还是以柳川城为起点,成功拉拢了筑后的三潴家、筑前的宗像家等十余支中小豪族。

在锅岛直茂推行“软方”拉拢筑前、筑后的同时,龙造寺隆信根据所提出的“硬策”也同步展开措施。肥前国内部的松浦、有马、大村三家,虽在先前的丹坂之战后表面向龙造寺家臣服,却始终保留着独立的武装与领地,且与大友家保持独立外交联系,成为龙造寺家内部的隐患。

锅岛直茂所言认为,只有彻底镇压这三家,实现肥前国内部的绝对统一,才能为龙造寺家的对外扩张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对新归附的筑前、筑后豪族形成威慑。“松浦家掌控沿海港口,有马家占据中部久留米,大村家则坐拥南部渔业。”锅岛直茂向龙造寺隆信分析三家实力,“三家各有优势且相互勾结,若不逐一击破,恐日后联手祸乱肥前。”

锅岛直茂对此制定的武力镇压计划,采取先弱后强、逐个击破的策略。首先以不遵号令为由,进攻实力最弱的松浦家;再以援助大村家为诱饵,引诱有马家出兵,设伏将其歼灭;最后集中兵力进攻实力最强的大村家,彻底统一肥前国内部。

至此,大友义镇对北九州叛乱的姑息宽宥,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所引发的涟漪虽然微小,但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扩散开来。这第一点改变,或许在当时看来微不足道,但却如同蝴蝶效应一般,逐渐引发了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了整个局势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