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把惟光接到身边,亲自看着才放心。”阿苏惟将语气坚定,“虎熊丸的到来,正好给了我们理由。两个孩子同龄,让他们作伴玩耍,谁也挑不出错处。”
迎接阿苏惟光的队伍很快往返,当阿苏惟光被抱下马车时,阿苏惟将快步迎了上去。弟弟穿着一身蓝色小袴,怯生生的躲在母亲身后,看到阿苏惟将时,才试探着喊了声:“哥哥?”阿苏惟将心中一暖,蹲下身张开双臂:“惟光,到哥哥这里来。”
阿苏惟光犹豫的看了母亲一下,还是小跑着扑进了他怀里。阿苏惟将抱着弟弟,能清晰的感受到他瘦弱的肩膀在微微颤抖。显然在母亲看管的日子下,这孩子过得并不安心。他轻轻拍着弟弟的背:“以后跟哥哥住在一起,再也没人能欺负你了。”
阿苏惟将也把阿苏惟光安置在樱之间,让小樱花照顾的同时与虎熊丸做起了邻居。两个同龄孩子很快就熟悉起来,第一天就凑在一起玩小太刀,第二天又在庭院里挖虫子,第三天更是手拉手跟着侍女去厨房偷点心。
看着两个孩子日渐亲密的身影,阿苏惟将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些。他特意让山田匡德挑选了两名忠心耿耿的内侍,专门负责两个孩子的安全,“寸步不离,尤其是志贺家或陌生使者来访时,必须把孩子带在身边”。
阿苏惟将每月亲自检查樱之间的守卫,以确保没有可疑人员靠近。志贺家曾经派人送来点心,说是“给惟光尝尝”,阿苏惟将让人先检查,果然发现一枚刻有志贺家纹的玉佩。显然是想让阿苏惟光贴身佩戴,制造“志贺家亲近”的假象。
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为岩屋城带来了久违的生机,但朝鲜商路断绝的现实,仍像一块巨石压在阿苏惟将心头。协调各方势力的不满、填补收入缺口的压力、防备周边势力的袭扰,这些难题并未因质子的到来而消失。
可每当看到樱之间传来的笑声,阿苏惟将就觉得,再难的日子也有熬过去的希望。
财政压力与日俱增,朝鲜商路断绝导致收入锐减,工坊扩建被迫暂停,连武士俸禄都只能减半发放。龙造寺家的锅岛直茂三番五次派人来催要丝绸,毛利家则趁机抬高了铁炮价格,明国商人更是威胁要终止火药供应。
阿苏惟将每天都要和家臣商议对策:削减非必要开支,将部分领地年贡提前征收,甚至不惜抵押部分山林给家臣换取短期借款。“再难也要撑住,”他在议事会上对家臣们说,“商路总有恢复的一天,但若此时乱了阵脚,阿苏家就真的完了。”
最让他头疼的是人心浮动。一些依附阿苏家的地方豪族见收入下滑,开始与大友家或龙造寺家暗中联络,就连赤星统家都忍不住抱怨:“宫司若再不想办法,底下的武士怕是要人心涣散了。”
阿苏惟将没有斥责他,只是把他带到樱之间,让他看着两个孩子玩耍。
“赤星叔叔,你看他们,”阿苏惟将轻声说,“现在的艰难都是暂时的,等这些孩子长大,阿苏家将会有新的局面。”赤星统家看着虎熊丸和阿苏惟光无忧无虑的样子,沉默良久,最终躬身道:“明白了,愿与宫司共渡难关。”
后宅传来好消息,丸目春的胎动愈发明显,医者说孩子可能会在初夏降生。阿苏惟将处理完公务,立刻赶到后宅。丸目春正靠在榻上,手轻轻放在隆起的腹部,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刚才孩子踢我了,”她拉过阿苏惟将的手放在肚子上,“你来摸摸。”
阿苏惟将刚把手放上去,就感受到一阵轻微的胎动,像小鱼在水里游动。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连日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一定是个健康的孩子。”他低声说,眼中充满了期待。
从后宅出来,他没有回议事厅,而是径直走向樱之间。虎熊丸和阿苏惟光正在庭院里学写汉字,两个孩子趴在石桌上,拿着小毛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安”“宁”之类的字。阳光透过樱花树洒下来,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画面温暖得让人舍不得打扰。
“宫司。”负责照看孩子的侍女躬身行礼,阿苏惟将摆摆手示意她不要出声。他就站在廊下,看着两个孩子认真写字的模样,又想起丸目春腹中的孩子,心中忽然充满了力量。乱世固然残酷,党争与战火固然无情,但孩子们的存在,就是希望的证明。
虎熊丸未来会成为伊东家的中兴之祖,阿苏惟光会在他的守护下成长为阿苏家的支柱,而自己未出世的孩子,也将在这片土地上长大,见证一个或许不那么动荡的未来。
永禄六年的春天,就在这样的矛盾与希望中缓缓流逝。朝鲜商路的困局仍在继续,周边势力的威胁从未消失,阿苏惟将的协调依旧艰难。但岩屋城的樱之间里,两个孩子的笑声越来越响亮。
后宅的灯火下,丸目春的孕肚越来越明显。这些细微的温暖,像穿透阴霾的暖阳,照亮了前行之路。阿苏惟将知道,只要守护好这些希望,只要孩子们能平安长大,阿苏家的未来,就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