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赤间关夜话(2 / 2)

“可元就公毕竟老了。”阿苏惟将低声说,语气里带着几分复杂。毛利元就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就算再厉害也逃不过岁月的磨蚀。

“所以隆元殿才重要。”安国寺惠琼的念珠终于停了,“他足够稳健,能够守住元就公打下的基业,等元就公百年之后,再让‘顶梁柱’们继续撑下去。可惜……”

他没说下去,但两人都明白。毛利隆元的死,不仅是毛利家少了一位当主,更是断了毛利家“平稳过渡”的路。现在,那位本该退居幕后的老人,不得不重新走到台前,用年迈的肩膀,扛起整个毛利家的天。

“所以,现在毛利家的天,是元就公和两川的二位一起撑着?”阿苏惟将尝试性的发问,声音里带着一丝探究。

安国寺惠琼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目光飘向窗外的海面:“吉川大人主军,小早川大人主政,元就公居中调度,暂时倒也稳当。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元就公的精力越来越差,两川大人虽厉害,却都少了点‘架梁’的气度。”

安国寺惠琼忽然压低声音,像是在说一个天大的秘密:“所以毛利家现在把所有希望,都放在隆元殿的嫡子身上,说来其年岁当与宫司相当。”阿苏惟将怔住了,把一个家族的未来押在一个黄口小儿身上,这听起来荒唐,却又透着一种无奈。就像他自己,不也是靠着甲斐宗运和赤星统家的扶持,才坐稳了位置的吗?

“这位,有希望能成为新的天花板吗?”阿苏惟将开口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茫然。

安国寺惠琼笑了,笑容在火光里有些模糊:“谁知道呢?或许能,或许不能。但毛利家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就像等待一场一定会来的雨,哪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下。”

阿苏惟将拿起案几上的酒盏,里面的清酒还带着余温。他忽然觉得,自己和面前的安国寺惠琼,甚至那些被称为“火星”的势力,都在等同一场雨。一场既能浇灭乱世,又能孕育新生的雨。

“织田信长,能成吗?”阿苏惟将想起曾在京都的见闻,随口问道,既像是在问自己,又像是在问眼前的僧人。

“不好说。”安国寺惠琼摇头,“但他敢做出与世俗不同的事情,至少比那些只盯着自家一亩三分地的人,多了点‘天下人’的苗子。就像所谓的‘副王’三好家,何其悲哀,何其残酷。三好长庆,可惜了。”

海风再次吹过窗棂,炭盆里的火星被吹得四散,像极了他们刚刚谈论的那些势力。阿苏惟将望着跳动的火光,忽然明白安国寺惠琼为什么愿意和自己说这些。他们都是站在“天花板”之下,却又渴望看到更高处的人。

“主持愿意和我聊这些,实在是出乎在下的意料。”阿苏惟将放下酒盏,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那么,您想要从我这里知道些什么呢?”

安国寺惠琼合掌行礼:“请宫司,为贫僧讲述,有关明国旅途的一切。”

夜幕缓缓降临,如同一层厚重的黑色帷幕,逐渐笼罩世界。然而,下关屋的灯火却并未被这黑暗所吞噬,反而愈发显得明亮,一直亮了整整一夜。海面上渔火点点,虽然零落,但却给这片寂静的海域带来了一丝生气。

而在这灯火通明的下关屋,两个各怀心思的人正围坐在炭火旁。微弱的火光照亮了他们的面庞,却无法穿透他们内心深处的迷雾。他们默默凝视着炭火,仿佛那跳跃的火苗是这乱世棋局的关键所在,只要能看透这火苗的奥秘,就能洞悉这纷繁复杂的世界。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黎明的曙光开始穿透黑暗洒向大地。阿苏惟将静静的站在回廊上,他的身影在晨曦中显得有些单薄。他清晰的知道,无论天下的火星如何燃烧,如何燎原,他首先要做的是守护好阿苏山这片火苗。

这片火苗虽然渺小,但却是属于他自己的,是他在这乱世中唯一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