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高桥绍运の婚事(2 / 2)

阿苏惟将点了点头,语气平静的回答道:“嗯,没错。”他并没有隐瞒自己的行踪,毕竟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那么,五峰船主剩下的事情都解决了吗?”高桥绍运追问道。

“嗯,算是解决了。”阿苏惟将的回答很简洁,但其中的含义却让人不禁深思。事实上,他并没有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出来。实际上,龙造寺家最近的一些动向让他感到十分蹊跷,其中的深意实在是耐人寻味。

就在这时,高桥绍运突然告诉了阿苏惟将一个令人无语的消息。原来大友义镇竟然让他顺便向阿苏惟将打探一下明国对于天主教的态度,这位即将受洗的日本大名,心里竟然惦记着要把南蛮人的神坛修到明国去!

高桥绍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突然开口说道:“最近还是小心为妙,毛利家撤回中国地方之后,主公大人的注意力肯定会重新回到北九州。”听到这话,阿苏惟将不禁挑起了眉毛,好奇的问道:“有什么特别的消息吗?”

高桥绍运摇了摇头,回答道:“并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只是曾经在护送粮道的时候,抓到过几个毛利家的忍者。”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桌案上轻轻划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些忍者和秋月家关系匪浅,看起来他们似乎在密谋着什么。”高桥绍运的语气有些凝重。

阿苏惟将凝视着高桥绍运心中暗自感叹,这个曾经需要自己指点的年轻武夫,如今竟然已经能够洞察北九州的暗流涌动了。他忽然意识到,大友义镇之所以将吉弘家的血脉注入高桥家,再通过联姻的方式与立花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际是在筑前国埋下一根坚固的铁桩。而现在,这根铁桩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并展现出了强大生命力。

“对了,”高桥绍运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户次公让我给你带句话,他说如果有明国佛典的善本,无论如何都要帮他求一部回来。”阿苏惟将闻言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像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一样,哈哈大笑起来。

阿苏惟将一边笑,一边对高桥绍运说道:“老年人们,还真是顽固啊!都这种时候了,居然还惦记着佛经?他就不怕触怒义镇公吗?”

高桥绍运也跟着笑了起来,他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可别这么说,主公虽然嘴上对佛门寺庙不以为然,但我听说他这些日子里其实每天夜里都会偷偷念经呢。”

就在这时微风吹过,几片樱花飘飘悠悠进了窗户,轻轻落在了桌上的婚帖上。阿苏惟将见状顺手拿起婚帖,对着阳光仔细端详起来。婚帖在阳光的照耀下微微闪烁着光芒,阿苏惟将看着看着,忽然觉得这张薄薄的纸,竟然比无数的城池还要坚固。

他不禁想起了大友义镇的种种算计安排,这些联姻、这些看似刻意的布局,说到底,不都是为了在这乱世之中多几分安稳吗?阿苏惟将把婚帖收好,随后认真的开口说道:“新婚欢乐,我会在阿苏神宫替你们祈福的。”

傍晚时分高桥绍运才告辞离去,阿苏惟将让甲斐亲英为其安排临时住处,等祭祀结束后再随自己返回岩屋城。樱花还在落,像一场盛大的雪。高桥绍运,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年轻人,已经扛起了自己的责任。

阿苏惟将缓缓转过身来,目光落在桌案上那柄短柄火铳上。他伸出手小心翼翼的拿起,火铳的铁管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模糊,但阿苏惟将还是能够隐约看到自己的脸庞在铁管上的倒影。

风从窗缝里悄然钻入,带来一丝火山灰的气息。这股味道让阿苏惟将不禁想起了阿苏山,这座孕育着无尽火焰的山脉。他的家族常年就坐落在阿苏山脚下,与这座火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高桥绍运成为立花家的女婿,无疑将给大友义镇带来新助力。大友义镇的十字架越修越多,似乎在向世人宣告着他的信仰和决心。而毛利家在处理东部尼子家的时候,眼睛依然紧盯着门司城。

阿苏家被夹在岛津家和大友家之间,处境可谓是颇为艰难。就像阿苏山既要守住自己的火焰,又要小心别被滚烫的岩浆灼伤一样,阿苏家也必须在这两大势力之间寻找生存的空间。然而,阿苏惟将心中却有着一丝疑虑。

他不由的想起了之前的事情,他连自己的未婚妻熊子都无法守护、连共过患难的黑猫都无法帮助,又怎能保证能够安稳守护好肥后的子民呢?这个问题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

然而就在他沉浸思考之时,一件外衣轻轻披在了身上,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瞬间打断了他的思绪。他缓缓转过头,只见丸目春正满脸欢喜的站在他身后,她的笑容如春日暖阳般温暖人心。

在丸目春身旁,小樱花手捧着一盘精致的糕点,安静而乖巧的站着。那糕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仿佛能驱散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阿苏惟将的目光在丸目春和小樱花身上流转,他的嘴角渐渐扬起,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

这个笑容不再是之前的勉强,而是发自内心的轻松与愉悦。他意识到,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平凡的瞬间里。尽管前方可能还会有许多困难等待着他去面对,但只要一家人相互扶持,日子总会一天天过去,阿苏家也一定能够安然度过任何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