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小晚阴招、痴情管家(1 / 2)

草芥称王 月关 3419 字 17小时前

夕阳的余晖洒在丰安庄外的土路上,亢正阳一行二十余骑,马儿经过,扬起的尘土被夕阳染成了暖橙色。

眼见得村前的老槐树下,正蹲坐着几个村中老人,亢正阳立即一勒马缰,胯下的枣红马立即停下,急促地喘着粗气。

亢正阳翻身下马,动作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他快步朝着老槐树下的几人迎了上去,几个村中老汉见是部曲长来了,忙站起来。

“亢曲长!”

“部曲长,你咋从这边儿过来了,不是去天水城了吗?”

几个村夫七嘴八舌地和亢正阳打着招呼,亢正阳却没心思跟他们寒暄。

亢正阳急问道:“堡里今天,可还平静?”

一个村夫摇头道:“不晓得啊,打从下午时,堡门就关了。

俺本来想去磨些豆子,要去磨坊的,结果到了堡门口儿一看,嘿,进不去了。”

另一个村夫道:“是啊,这又没闹马匪,好端端的关啥门,你说怪不怪。”

几个村夫说着话,倒是谁也没有怀疑堡里出了大事。

杨府在这个同心圆建筑区的最中心,他们在堡外,又隔着一条“护城河”,所以根本听不见里边的喊杀声。

那又不是千军万马,没那么大的动静。

亢正阳一听这话,却是脸色大变。

杨灿吩咐他先行赶回来时对他说的清楚,李有才装病留在府里,目的就是为了查找甲胄下落,叫他务必要保证那批甲胄和秃发隼邪不被发现。

如今堡门在午后时就已经关闭了,那定是李有才和张云翊已经发动了。

他们此时怕是已经搜到那些要命的证据了吧?

想到这里,亢正阳心头一沉,眼中不禁闪过一抹狠厉之色。

杨灿要是完蛋了,他也就完蛋了,他们俩现在可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

亢正阳立即吩咐一名部曲道:“你去村里击钟,立即召集所有部曲,叫他们前往堡前待命!”

说罢,亢正阳便领着剩下的随从,急急驰马往丰安堡赶去。

本来,他是想悄悄地进村,待问清情况,再来个闪击李有才。

现在现在堡门都关了,那还闪击个屁啊,莽就是了。

丰安堡的大门紧紧地关闭着,门前吊桥也高高地吊着。

“护城河”里清水粼粼,映着夕阳的余晖,却透着几分冰冷的威慑。

亢正阳策马来到河边,勒住马儿,仰头朝着堡上大喊道:“上面是谁值守,为何关了堡门,某乃亢正阳,立刻打开堡门!”

堡墙上静了片刻,才悄悄探出几个脑袋。

亢正阳一看,认得。

这几个人不是张云翊的护院武师,而是他的府上家丁。

不过,这几个家丁也被配发了武器,张云翊命令他们守在堡门处,一共也就六七个人的样子。

眼见堡外来了二十多人,个个骑马,气势彪悍。

而丰安庄执掌兵权的亢正阳立马于堡前,声如殷雷,他们不由得紧张起来。

一个家丁壮起胆子道:“亢、亢曲长,我们不能开啊。

张庄主吩咐了,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许开。”

“混账!某乃丰安部曲长,丰安内外治安,概由本人负责。谁准你们关了堡门的,给我打开。”

几个家丁也不敢跟他呛声,把头一缩,就不理他了。

亢正阳见了不禁颇感无奈,这城堡一般的所在,哪怕他有成千上万的人,徒手也进不去啊。

至于攻城器械,这庄中压根儿没有,寻常的梯子也够不到堡墙的沿儿上。

亢正阳无奈,只能攻心为上。

这些张府家丁,其中好几个本就是丰安庄村民。

亢正阳一边软硬兼施,大声喊话,一边命人去带这几个家丁的家人来。

他希望到时能凭着这些家丁的家人,说服这些家丁打开堡门。

此时的堡内,早已乱作一团。

丰安堡匆匆关闭时,那些在匠作铺子干活的匠人、学徒,全都被截在了堡内。

他们隐隐能听到庄主府方向传来的喊杀声,又看到张庄主的家丁控制了堡门,哪里还不明白堡里定然出了大事!

一些胆子大些的匠作坊主聚在街角,压低声音窃窃私语,脸上满是担忧.

还有些胆小的,干脆把自家门板死死顶上,只敢扒着门缝,小心翼翼地窥探外边的动静。

亢正阳在堡外喊话,他们也隐隐听到了。

不消片刻,堡中部曲全都被召集到了堡前,这么多人喊话叫骂,里边自然就听得更清楚了。

“师父,我听清了,真的是亢曲长回来了,他还带了部曲,围了坞堡呢。”

“嗯?”

赤裸着上身,守着一炉快熄的炭火,坐在长条凳上的李越李铁匠,一听徒弟这话,慢慢地抬起头来。

他古铜色的皮肤上满是汗水和油渍,肌肉线条如铁块般紧实。

身旁的炭炉边,竖着一柄沉甸甸的大锤。

锤柄因为长时间挨着炭火,已经被烤得微微发烫。

李铁匠缓缓伸出手,攥住那根发烫的锤柄,慢慢站起身来。

李铁匠沉声道:“亢曲长都回来了,咱们还有啥好怕的?跟师父走!”

李铁匠提着大锤就大踏步地走出了铁匠铺。

这年代的师父跟学徒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当师父的管教徒弟时,就算失手把他徒弟打伤,徒弟的家人也不能有半句怨言。

李铁匠拎着大锤出了门,他的徒弟们立即各自抄起一件铁器跟了上去。

有个小徒弟还顺手拔出了插在炭炉中的火钎子,那前一截儿还烧得通红呢。

“张协理要对庄主不利,现在亢曲长回来了,大家伙儿跟我一起,去开堡门啊!”

李铁匠大步流星走在前面,一边走一边大吼,声音洪亮,传遍了半条街。

油坊的王掌柜正扒着门缝往外看,听到喊声,探出头一瞧,就见李铁匠光着膀子,手里拎着大锤,气势汹汹地走在最前。

身后跟着他的几个徒弟,扛锄头的、拿铁钎的、拿剑胚的,紧紧相随。

王掌柜心里一盘算,抄起一把沉甸甸的油勺儿,就急匆匆地追了上去。

家里榨油用的撞杆儿太沉,他实在抱不动。

李铁匠现在可以说是杨灿的铁杆拥趸。

自从杨灿改良了耕犁和水车,他的铁匠铺生意越来越好,赚的钱比以前翻了几倍。

而且,虽说名气不如杨灿大,可“李铁匠”的名号也渐渐传了出去。

以前只有极少数人尊称他一声“铁翁”,现在庄子里谁见了他,不得恭恭敬敬地喊他一声“铁翁”?

这种被尊重的感觉,是杨灿给的;实打实的利益,也是杨灿带来的。

李铁匠虽是粗人,却最懂“知恩图报”四个字。

眼下堡外都有帮手了,他要是还缩在铁匠铺里不敢出面,那还算是个男人吗?

至于王掌柜的,却是因为杨灿担任庄主以来,处事公道.

张家的远亲近邻,再也不能仗着关系,时不时占他的便宜。

一见李铁匠、王掌柜都冲了出来,那些还在犹豫的匠作坊主们也不再迟疑了。

木匠拎着斧头,泥水匠提着瓦刀,豆腐坊的张师傅都拎着把切豆腐的直尺刀,一个个气势汹汹地从铺子里冲出来。

堡门上面的张府家丁们慌了,他们平时就是干些端茶倒水、洒扫庭院的活,哪里负责过打架?

更何况,冲过来的这些匠人,个个手里都拿着家伙,一看就不好惹,他们哪里打得过?

李铁匠领着人往堡门上一冲,不消片刻功夫,就打得几个张府家丁鼻青脸肿、哭爹喊娘地逃跑了。

李铁匠解开控制吊桥的绳索,王掌柜的带人去开大门。

很快,亢正阳就带着大队的部曲兵,呼啦啦地冲了进来。

亢正阳也来不及向他们道谢,便心急火燎地向杨府跑去。

李铁匠等人见状,一不作二不休,也提着家伙跟了过去。

此时,张云翊久攻不下,刚让管家万泰带了俩人绕去后边寻找机会。而前边,则组织人马抱着撞木,继续不断地撞击。

在反反复复的撞击下,已经快要把一扇大门撞开了。

这根大木是从左跨院儿搬来的,用来修建谷仓的。

左跨院儿杨灿在此做客时的住处已被夷为平地,杨灿也不着急再修。

但粮储那边的谷仓,当时也被烧了三座,在秋收之前,它们却是要建好的。

这些建筑材料,如今就成了张云翊攻打后宅的器具。

“嗵!嗵!嗵……”

护院们用撞木一次次地撞击着大门,那扇极坚固的木门,在撞木的反复撞击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痕,木屑不断从门缝里掉下来。

“再加把劲!马上就要撞开了!”张云翊亢奋起来,高声大喊着。

李有才有些不安,不过他站在一边,却也没有阻止。

“砰!”

又是一次猛烈的撞击,侧门的裂痕突然变大了。紧接着,“哗啦”一声,门板彻底被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