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芸的声音还在继续,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冷的机器里吐出来的。
“……根据现场情况,我们立即启动了对十四年前后失踪人口的排查工作。”
“同时,专案组对伊河新村项目初期的所有相关人员进行了大规模走访。”
“非常幸运的是,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工人,向我们提供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
她顿了顿,似乎在为这个“幸运”增加服力。
“据该工人回忆,十四年前,时任项目监理的麦自立,曾与项目总包工头杨军,因工程款结算及材料以次充好问题,在工地的临时办公室发生过极其激烈的争吵。”
“该工人清晰地记得,杨军当时情绪失控,当众扬言要‘活埋’了麦自立……”
听到这里,连凌霜都忍不住抬起了头,镜片后的眼神闪过一丝极度荒谬的神色。
十四年前的争吵,一个退休工人记得如此“清晰”?
连“活埋”这种细节都分毫不差?这记忆力,不去参加《最强大脑》都屈才了。
贺芸的声音开始带上一丝难以察觉的颤抖。
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念出了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结论。
“……经查证,犯罪嫌疑人杨军,本人已于十二年前,因醉酒驾驶,发生单方面重大交通事故,当场死亡。尸体已经火化。”
报告念完了。
贺芸放下稿子,用尽全身力气总结道。
“……综上所述,‘麦自立被杀案’,因主要犯罪嫌疑人杨军已死亡,案件追诉条件灭失,我们建议……予以结案。”
完,她缓缓坐下,放在桌下的双手,死死地攥成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啪!啪!啪!”
市长第一个带头鼓起了掌,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仿佛真的在为一件大案告破而由衷高兴。
“好!好啊!贺芸同志和市局的同志们辛苦了!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破获了这桩积压十四年的悬案!我提议,要给专案组全体同志,记集体二等功!”
随着市长的表态,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政治正确”的掌声。
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还有那些刑警队的“功臣”们,脸上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成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像探照灯一样,齐刷刷地聚焦在长桌尽头的祁同伟身上。
他们在等待,等待这位“钦差大臣”的最终表态。
在他们看来,面对这样一份“铁证如山”、人证物证俱在、连凶手都“畏罪自杀”了的完美报告,他除了点头,还能做什么?
难道他还能把一个死了十二年的人从坟里刨出来重新审问不成?
市长脸上的笑容,已经有些僵硬了。
他看着祁同伟,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
这年轻人,怎么不话?是默认了,还是在憋什么大招?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拉长了。
会议室里,只剩下空调出风口“嗡嗡”的轻响,和某些人紧张的呼吸声。
终于,祁同伟有了动作。
他停下了转笔,将那支廉价的圆珠笔轻轻放在桌上,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嗒”。
然后,他笑了。
那笑容,让整个会议室的温度,骤然降了好几度。
市长脸颊上的肌肉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后背瞬间惊出了一层冷汗。
祁同伟轻轻鼓了鼓掌,那掌声不轻不重,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会场。
“报告很精彩,逻辑很完美。”
他环视全场,目光在市长、贺芸和几位副局长脸上逐一扫过,最后微笑着问道:
“在座的各位,应该都觉得这个案子可以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