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林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并没有立刻投入到具体的事务中。她需要一点时间,消化刚才会议上接收到的信息,以及那些或明或暗投射在她身上的目光。她打开电脑,调出会议记录,指尖在键盘上停留片刻,最终却关掉了文档。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如同玩具模型般的车流。
组建团队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这个临时拼凑的团队高效运转,产出真正能扭转局面的成果。她深知自己的短板——不善言辞,缺乏管理经验,过往的阴影依然如影随形。曹辛夷的支持带着公事公办的界限感,姚浮萍的同意基于纯粹的利益衡量,其他成员更多是服从于龙胆草的权威。
信任,在这个小组内部,同样是一座需要搭建的桥梁。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办公桌前。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她必须主动出击,用行动和成果来赢得空间。她重新打开文档,开始细化那份分工草案,将每一项任务分解到具体的人头,设定清晰的交付时间和质量要求。她尽量避免使用模糊的指令,而是尽可能提供参考范例和思路方向。
做完这些,她并没有立刻通过邮件群发。她决定,先进行一轮一对一的初步沟通。
她首先联系了公关部派驻的赵姐。
“赵姐,打扰一下。关于首批面向大众的科普短视频,我初步想了几个选题方向,比如《你的手机权限正在‘裸奔’吗?》、《三分钟,给你的隐私加把‘锁’》,您看从传播角度,哪个切入点更容易引爆?还有,脚本的幽默感和专业性平衡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她没有直接下达任务,而是以请教和探讨的姿态,将问题抛给了更专业的对方。赵姐在电话那头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语气缓和了不少,认真地给出了几个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并表示会让小刘先出几个脚本雏形。
接着,她联系了技术部的接口人周睿。
“周工,关于算法强度可视化演示,您提到的‘实时进度条对抗’方案,我觉得非常直观。能否请您这边帮忙提供一个简化版的算法模型和数据接口?我们让设计阿斌尝试做成交互式H5,用户可以通过滑动选择不同强度的‘攻击’,直观看到我们加密算法的抵御效果。”
周睿对于林晚能迅速理解并采纳他的技术建议感到有些意外,原本公事公办的语气里多了一丝积极:“没问题,林组长。我这边尽快准备好,涉及到核心参数的地方会做脱敏处理。”
与法务、用户运营同事的沟通也大抵如此。她努力让自己显得专业、谦逊且目标明确,尊重每一个环节的专业性,同时牢牢把握住项目的整体方向和节奏。
这一轮沟通下来,虽然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效果显著。至少,小组的核心成员们初步感受到了这位“空降”组长并非尸位素餐之徒,而是确实想做事情,并且愿意倾听和协作。
---
几天后,小组的第一次内容共创脑暴会在一个开放式讨论区举行。林晚特意让行政准备了咖啡和茶点,试图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
会议开始,她先简短回顾了项目目标和当前进展,然后便将主导权交给了具体负责的同事。
“小刘,你先说说脚本的思路?”
“阿斌,视觉风格上有什么初步构想?我们希望整体调性是亲民、科技感,但不冰冷。”
“周工,您看这个交互设计的逻辑是否合理?会不会有技术上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