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直面四大支柱
在確信那机械头颅不会中途折返之后,陆远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触碰在那枚散发著光芒的半透明晶体核心上。
霎时间,仿佛有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在陆远眼前缓缓开启,让他得以窥见晶体核心內部的奥秘。
然而,还没等陆远一睹里面的风景,一道无形的“高墙”便横亘在他的视线之前,如同密码锁一般,將他的目光牢牢阻隔在外。
陆远並未在意,而是尝试凝聚起之前屡试不爽的符文印记,试图以此打开眼前的这堵墙。
但这一次,那符文印记却如同沉睡了一般,没有丝毫的响应。
见此情形,陆远眼中浮现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神色。
隨后,位於九霄界的陆远对著在场眾人乃至眾仙说道:“各位先把手上的活先放一放,现在有一个更紧急的情况需要处理。“
眾人闻言,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陆远身上。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听到陆远如此郑重地请求他们的协助。
接著,在陆远的详细讲述下,眾人也明白了当前的情况以及要做的事情。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那些被陆远带回来,藉由仙网凝聚而成的虚擬石碑。
如果说机构文明的“密码”究竟藏匿於何处,那么这些石碑无疑是最有可能的线索所在。
於是,在场眾人默契地行动起来,將眼前的虚擬石碑进行了分配。
隨后,他们埋头於石碑之中,仔细搜寻著那能够解开谜团的钥匙线索。
隨著仙网算力全面激活,宛如宇宙洪流被瞬间释放,每个人的视野中,符文组如流星雨般以惊人的速度接连浮现。
如果是在平时,眾人或许会慢慢的游览这些来自一方顶级文明留下的遗泽。
但此刻,为了节省时间,所有人毫不犹豫地开启了急速推演模式,与时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赛跑。
实验室內的符文数量,若以实体来计算,恐怕足以瞬间填满一个大千世界,其壮观景象难以言表。
在这极限推演的狂潮中,整个实验室的空间仿佛承受不住这股力量,开始微微扭曲变形,如同梦幻泡影般摇曳生姿。
儘管这一切推演皆在虚幻的维度中进行,但符文,作为法则的具象化体现,其力量本就不容小覷。
当数以兆计的符文同时交织、运转,即便是虚幻的推演,也足以撼动现实世界的根基,引发微妙的震盪。
更何况这些符文组本就是一方顶尖文明智慧的结晶。
於是,在眾人全力以赴的推衍分析之下,整个研究室內的天板上,竞奇蹟般地浮现出星河的虚影。
无数符文组在其中闪烁、变幻,犹如星辰般演绎著生死幻灭的壮丽篇章,美得令人心醉神迷,又震撼得让人屏息凝神。
在这般全力以赴之下,石碑当中的內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破译。
很快,一枚闪耀著璀璨金光的符文印记,被一位仙人找出。
三千世界,陆远的手中同步幻化出一枚熠熠生辉的金色符文印记,宛如神跡降临。
剎那间,原本静謐如夜的晶体核心骤然迸发出万丈光芒,那光芒璀璨夺目,仿佛一颗在无尽黑暗中沉睡了亿万年的星辰,被一股磅礴的力量猛然唤醒,焕发出勃勃生机。
无数数据流如银河倾泻,自晶体核心中狂涌而出,在虚空中交织、缠绕,形成一张庞大的信息网络,宛如宇宙间的神秘脉络,连接著未知与已知。
陆远的神识瞬间被拉入一个奇异的空间。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之分,只有无数闪烁的光点和连接它们的细线,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星图。
星图上充斥著未知机构文明的文字。
仅一眼,陆远便知晓了这些文字的意思。
就像是一台电脑的界面般,这些文字所代表的,正是它们的功能。
按照文字显示,这台机器有著不少的功能,只不过其中最醒目的只有四个,分別是:
【改写】、【入道】、【截取】、【孵化】。
然而,这四种功能此刻却如同被尘封的宝藏,呈现出一片灰暗之色,无论陆远如何催动神识,它们都毫无反应,仿佛陷入了无尽的沉睡之中。
眼见如此,陆远又將目光看向另一边。
“应该会有的。”
陆远喃喃一声,隨后挨个看去。
最终还真被他找到了想要的功能。
如果说眼前的晶体核心是类似光脑一类的產品的话,那么按照共通性,这里面一定也会有类似日誌的功能。
在確认日誌功能完好无损、能够正常使用之后,陆远毫不犹豫地打开了日誌界面,期待从中寻得关键线索。
隨著界面的缓缓展开,一连串访问记录清晰地呈现在陆远眼前,详尽地记录著访问者的种种操作。
舵天器操作日誌记录者:未知机构文明高级操作员[编號隱匿]
操作设备:舵天器(晶体核心本体)
初始尝试:修改三千世界意志(失败记录)
时间节点:[未知机构明標准时间1
操作內容:启动舵天器【改写】功能,目標为修改三千世界意志。
结果:失败。
引发后果:能量迴路出现问题,引发舵天器故障。
时间节点:[未知机构文明標准时间3]
操作內容:修復舵天器能量迴路后,再次尝试使用【改写】功能。
结果:失败。
...
时间节点:[未知机构文明標准时间324]
操作內容:尝试改写三千世界意志,试图让三千世界默许高级操作员的存在为正向性o
结果:墮天器改写成功。
时间节点:[未知机构文明標准时间1]
操作內容:基於截取到的三千世界律法力量以及舵天器自身储备的製作工艺,启动【孵化】功能,计划孵化出支撑新文明发展的五大支柱。
操作过程:舵天器调动內部庞大能量,按照预设的程序与模型,將截取的律法知识与文明知识进行融合与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