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天马行空的国策(2 / 2)

往后还有更多火器局,互相之间抢夺生意。

经过这次大乱,山东缙绅想必开始醒悟,武德有多么重要。

一个寨子买二三十杆火铳,二三十颗震天雷,那全省就得买几万杆、几万颗,赚大发了。

于是,匠头们均领了一份样品,各回自家工坊琢磨,怎样才能既干得快,又干得好。

议事大厅清静了一些,朱万年还是没忍住,再次问起官办商号的好处。

孙元化也被后面一段话所震惊,虚心请教其中奥妙。

在他们看来,实在多此一举。

因为官府衙门,也可以卖东西,比方说常平仓就经常低买高买,平抑粮价。

陈子履却很不以为然,认为把火器局办成商号,事关大明的生死存亡。

因为朝廷的使命是治理天下,地方官府的使命是治理省、道、府、州、县。

官府从百姓手里收税,花出去。或者发运到中枢各部,然后分给各司,再花出去。

按道理来说,收到的税赋再多,官吏也不能妄动分毫,否则就是贪墨。

反之,吃拿卡要,粗制滥造,个人的好处才多多。

所以,无论是京师军器局也好,南京军器局也罢,官员不是贪腐成风,就是尸位素餐。

所造的兵器甲胄,不是腐朽不堪,就是缺斤少两。

铁盔挡不住箭矢,刀剑捅不死猪牛,火铳打两发就炸膛。

商号则完全不同。

她的首要使命是生存,然后是扩大生意,赚取更多钱。

试问,倘若莱州军器局的东西又差又烂,吴襄会自己掏钱采办吗?

他一定会换登州火器局,或者胶州火器局。

地方缙绅也是一样的,哪家的东西好,就去哪里买。

倘若提举官像大掌柜一样,有一份干股,每赚十万两,可以拿二千两分红,他还会舍得火器局亏损,或者破败吗?

工匠按件拿赏金,还会磨磨蹭蹭,天天磨洋工吗?

所以,官办商号造东西,多半比官府更快更好。

京畿经过建奴入寇,山东经过吴桥兵变,民间均有了危机之感。

缙绅不是不肯缴税吗,花钱买枪买炮,保自己平安,总愿意了吧。

多造一些火铳卖到民间,既增加了寨堡的自卫能力,又为朝廷开拓财路,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陈子履的治国之策——卖军火筹钱,卖军火强军,卖军火救国。

陈子履道:“本宪在题本里写了,内库占三股,户部占三股,抚衙占三股,府衙占一股。陛下若不同意,或者没有生意经营不下去,那就倒闭歇业好了。”

朱万年听得目瞪口呆,想不到小小的莱州火器局,竟是一场巨大的试验。

孙元化更是暗暗心惊,心想这陈子履的想法,真是天马行空,不可捉摸。

比起西法练兵,惊世骇俗十倍,大胆妄为一百倍。

孙、朱二人都觉得哪里不对,然而想来想去,又说不上来。

良久,朱万年尝试着问道:“要是有人把火器走私给建奴,怎么办?”

“所以,咱们要尽快克复登州,把水师夺回来。少量走私再所难免,让走私价高到建奴买不起,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