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冀州破,压死曹操的最后一根稻草(2 / 2)

曹操行至邺城。

袁绍坟冢之前,众文武沉默不言。

“主公。”

程昱眼中满是担忧。

自从许昌事变后,曹操变得沉闷了很多。

言语间,行事之际,也不在将大汉的礼制,汉王室放在眼中。

“仲德。”

曹操负手而立,怅然道:“某有些羡慕本初了,他至死也被追封为邺侯,以大汉大将军礼下葬,若是某百年之后,会是何等谥号?”

程昱作揖道:“主公正值年壮。”

曹操转身看向被羁押而至的沮授,沉声道:“沮公与,你今日愿降,我可以不杀本初之后,亦可拜你为谋主。”

“不必了。”

沮授坦然无比,朝着袁绍坟冢躬拜道:“授,有愧主公托孤之恩,未能守住冀州基业,主公弥留之际早有遗言,若曹丞相兵至,我等纵死一战,若大兴兵至,便可献城投降。”

“是吗?”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沮授转身道:“主公曾言,袁耀见宁有道,如见帝王,若是主公能看到今日的曹丞相,想必也会说一句,见曹孟德,如见帝王。”

“仲德。”

“赐鸩酒,厚葬。”

曹操没有丝毫挽留道。

“喏。”

程昱恭敬道。

沮授坦然笑道:“多谢曹丞相赐死,若日后曹丞相称王,还请在某与主公坟冢前通禀一声,也好见过新王。”

“啪嗒。”

曹操转身凝视道:“你言某会称王?”

沮授凝视南地,自信道:“汉室本应早亡,可惜被丞相所奉,如今许昌事变,汉室亡于丞相之手,南地承平时大兴称王,丞相不能再举汉旗征伐,只能称王以正大势,不是吗?”

曹操复杂道:“某若早得先生,天下不足为虑。”

“呵呵。”

沮授悲凉一笑,看向幽州道:“主公早知刘玄德狼子野心,此次他封州而治,当丞相与大兴称王时,此人不知可否称王,再立汉室。”

“织席贩履。”

“此人不足为惧。”

曹操踏步走向邺城,凛冽道:“妙才班师野王,扼制西凉铁骑东进,等某扫清冀州与青州,再与马孟起见过。”

“喏。”

夏侯渊躬身应喝。

邺城破。

冀州沦陷大半。

袁尚逃到了袁谭之处。

但许昌事变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幽州。

涿郡。

涿县,州牧府中。

刘备与麾下文武尽皆垂首。

“大哥。”

张飞如坐针毡,不由起身说道:“曹孟德攻占了半个冀州,袁谭,袁尚联合一处,已经退守渤海了,我们是否要援兵?”

“再等等。”

刘备沉稳无比道。

关羽叹了口气,无奈道:“早知今日这般,许田围猎之时,就应该将曹孟德斩杀,不然何至于如此羞辱天子。”

“天子?”

“汉室已亡了。”

简雍摇了摇头,叹道:“马腾死了,西凉已经整饬大军准备东进,大兴南地承平之时必定称王,对于曹操来说汉王室或有或无都没什么关系,既然董承等人敢持诏清君侧,还不如一杀了之,籍此震慑州内浮躁的人心。”

刘备嘶哑道:“宪和,汉室还未亡。”

“主公。”

简雍苦涩道:“纵然我们不承认,但这就是事实,曹操留着天子,就是为了能够得禅让之名,他才是天下最大的佞臣,比宁有道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好了。

刘备不悦道:“此事不必再议,辽东公孙度可曾联络上?”

“主公。”

孙乾起身叹道:“公孙度借辽泽之难,早已割据辽东称王了,他才是天下第一个称王之人,之后才是袁公路称帝。”

“佞臣。”

“全都是佞臣。”

刘备勃然大怒道:“先有宁有道不受朝廷官职而治南地,后有曹孟德枭首贵人,现在连公孙度都称王了。”

“兄长。”

关羽捋了捋胡子,沉声道:“某以为,当得屯兵易县,籍此来抗衡丞相府的大军,免得曹孟德兵至幽州,若是真的让其平定北四州,恐怕会僭越称帝。”

“附议。”

孙乾,简雍等人恭敬道。

“云长。”

刘备深吸了口气,沉声道:“你率军一万屯兵易县,某需要前往蓟县坐镇,防止乌桓入侵。”

“喏。”

关羽恭敬道。

刘备看向孙乾道:“公祐,你立刻出使太行山,去面见张燕等人,就言我幽州愿意接纳所有黑山军,只要他们肯拥簇天子,日后若天下承平,某定上表他功绩,为其请封。”

“喏。”

孙乾躬身作揖。

“大兴。”

“曹孟德。

刘备行至门户处眺望。

此刻,他心中掀起了无尽风浪与野望。

辽东公孙度称王,曹操践踏汉王室,称王也势在必行了。

而南地更不必多言,所有人都在等候益州攻克,见证宁辰在大兴称王立国,汉王室无颜,大汉真的路尽了。

他身为中山靖王之后,前路又在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