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被拐跑的赵云,点拨孔明(2 / 2)

“喏。”

众人恭敬道。

宁辰深吸了口气,沉声道:“公达,你们军议司要重新调整伐益州章程,最好则出可以统帅大军的主帅,年前后要通过决议,最迟二月要用兵益州。”

“喏。”

荀攸恭敬道。

宁辰再度道:“曹孟德班师许昌,孙伯符班师徐州,而今程普领军五千坐镇广陵,这是逼着我们守护大兴不失,不得再倾尽大兴之兵,故而调集江东总兵入驻吴郡,第四军团继续屯兵大兴。”

“喏。”

黄忠,邓当应喝道。

宁辰斟酌再三,说道:“军议司,征邓当为后领军,征文聘,张绣为领军都尉,策书即日发放。”

“喏。”

荀攸应允道。

宁辰再度道:“陈公台,进工部左侍郎职。”

“喏。”

陈宫起身道。

“好了。”

宁辰揉了揉眉心,沉声道:“荆州学府,交州学府,夷州学府的建立,大兴司业与工部早日拿出章程,各部暂时如此!”

众人起身作揖而退。

“主公。”

王岳见众人离去,恭敬道:“冀州密报,袁绍疑似托孤。”

“托孤?”

宁辰眉头顿时一皱。

王岳点了点头,恭敬道:“郭图,辛毗被发往青州,袁熙断了与甄氏未完成的婚约,迎娶了太原王氏之女,并且加任并州牧,拜田丰为并州长史,而刘备被表幽州刺史,韩珩为幽州别驾。”

“哒。”

“哒。”

宁辰敲打着桌案,沉声道;“刘备成了幽州刺史?”

王岳点了点头,笃定道:“传闻中山无极甄氏南迁,刘备前往中山拜访未果,反而找到了常山赵子龙,与其一同前往幽州。”

“有意思。”

宁辰眼中满是戏谑。

王岳有些无奈道:“如今袁绍将四州割裂,我们潜藏的司天卫也随波逐流,日后也不知北地变成什么样子。”

“无妨。”

宁辰抿了口茶,淡笑道:“你去传诸葛亮与张鲁二人入府,我有要事与之商议,此事不能再拖了。”

“喏。”

王岳躬身退出大堂。

时间不长。

诸葛亮,张鲁匆匆而至。

面对只有九阶石台的上位,二人仿佛在面对一片苍穹。

“张鲁。”

宁辰翻出道录司的文书,沉声道:“你道录司组建的尚可,但是授牒,传箓的人太过驳杂了,道家学说也未完全精炼,去大兴学府博士楼,让他们帮助你完成道教学说的编撰。”

“谨遵天命。”

张鲁眸子顿时大亮。

道教学说,他可是极为苦恼。

要是有大兴学府的帮助,必定能事半功倍。

“再者。”

宁辰眼中满是凝重,沉声道:“潘璋在汉中给你说过黑火药的事情,你挑拣擅长炼丹的道徒,去大兴学府公输学交流,争取早日将黑火药成品拿出来。”

张鲁激动道:“我等道徒,还能与大兴学子交流?”

“废话。”

宁辰眸子一瞪,怒斥道:“不过谁若是敢蛊惑学子炼制丹丸,让他们食用五石散,我大兴绝不法外留情,尔等若是想炼制丹药,可以去医学深造,明白什么才是对人体有益的丹丸药引。”

“喏。”

张鲁愈发激动道。

“去吧。”

宁辰随手丢过去一枚大兴令。

若是仅凭借张鲁去大兴学府,恐怕会被司马徽等人打死。

有大兴令在,大兴司业与博士楼的祭酒自然会明白事情的重要性。

“喏。”

张鲁如获天令般捧着大兴令而去。

“额。”

诸葛亮嘴角狠狠一抽。

难以相信,一个太守官吏。

竟然对道术如此执着痴迷,还把宁辰奉为天命。

“孔明。”

宁辰双手交叉,沉声道:“这几个月,你在将作监感悟如何。”

“学生领悟许多。”

诸葛亮深吸了口气,恭敬作揖道。

宁辰点了点头,沉声道:“将作监是督造军械的地方,此次我让你执掌工部虞衡司,你可明白为什么?”

诸葛亮摇了摇头,说道:“学生愚鲁。”

“呵呵。”

宁辰摇了摇头,笑道:“传闻,秦人造弩,数十人才能造出一张弩弓,可是这数十人能造出更多的弩弓,速度也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快,你可知为何?”

诸葛亮不假思索道:“因为秦王政统一了秦国的度量衡,有人造机括,有人造弩弦,有人造弩杆,有人造弩矢,如此数十人造出的东西,便可以组合成一张床弩,故而秦人的弓弩最为强大。”

“不错。”

宁辰眼中满是赞赏。

这种东西,考不住聪慧至极的诸葛亮。

之所以将其调遣为虞衡司,是因为他想精细大兴的度量衡,打造属于大兴的标准化。

这条路,走的越早越好,是关乎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