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下伐襄阳,上挟许昌(1 / 2)

赤壁大营。

中军帅帐之中。

众将有些战意难耐。

王岳掀开门户,踏入帅帐道:“主公,兖州消息过来了。”

宁辰偌大的地图上找出襄阳的位置,插上一柄小旗帜,淡淡道:“说吧,若是已经开战了,我们也可以动兵了。”

“喏。”

王岳展开密报,恭敬道:“三月末,袁绍二十万主力大军挥师南下,在黎阳屯兵,派大将颜良进围白马,攻东郡太守刘延,曹操责令大军撤入陈留境内,并且派遣大军前往延津,故而袁绍兵分三路,由郭图率军前往延津抵御,淳于琼看守粮草大营,其余中军则是由沮授统帅。”

“没了?”

宁辰眉头一皱道。

“是。”

王岳恭敬道:“两方大军陷入了僵持,除了颜良兵马渡河之外,都在拖延时机,好似在等待什么。”

“并州。”

“消耗粮草。”

荀攸,徐庶二人笃定道。

“啪嗒。”

宁辰将一面小旗插在南阳地界,淡淡道:“曹操在等马腾出兵,袁绍知道司空府粮草不足,看来此战变化莫测,难定胜负啊。”

“是啊。”

荀攸附喝道:“曹操明显想把战场放在兖州,籍此拉长袁绍的辎重补给,只要他能找到袁绍的粮草大营,便可以一战而下!”

“校事曹。”

王岳眸子一凝。

“呵。”

宁辰摇头失笑不已。

他这只蝴蝶,已经影响到了全天下。

这一世的官渡之战比前世更要复杂,而袁绍似乎也因为刘备三兄弟奔赴的影响,也没有那么昏聩了。

亦或者,史书本就是被刻意描绘过的话本。

“主公。”

黄忠起身道:“我们到底在等什么?”

“等孙策。”

宁辰淡淡道:“他调度兵马需要时间,我们若是贸然在南阳动兵,会让曹操驰援宛城,因为我们要拿下宛城,直接威胁许昌,只有这样才能守住荆州的门户。”

“末将懂了。”

黄忠恍然大悟道。

“王岳。”

宁辰转身说道:“孙策大军行至何地了?”

王岳恭敬道:“济阴定陶。”

“哦?”

宁辰诧异一笑,说道:“算算传递密报的时间,应该与曹操主力汇合了,你立刻传讯陈公台,让他拿下南阳,记住是整个南阳,所部辎重从汉中获取,那时整个荆州便是一个包围圈,大兴可以缓缓蚕食殆尽。”

“喏。”

王岳转身离开帅帐。

“诸位。”

宁辰目光扫过众将,沉声道:“六月十七,我军主力攻伐江夏,第四军团负责拦住文聘的大军,不用理会江陵渡的蔡瑁大军,若是他敢入江征战,直接将其击溃,莫要浪费了这么好的舰船。”

“喏。”

黄忠,甘宁,廖化,邓当等人应喝道。

“备战吧。”

“还有十七日时间。”

“先让肃杀之风,吹遍大江。”

宁辰捏着刀柄,眼中满是对荆州的野望。

只要汉中与董袭的大军速度够快,可以在许昌来不及反应,在襄阳援兵赶不到的情况下吞并南阳。

那时,荆州就是大兴餐桌前的一堆烂肉。

不过三日。

消息已经传到了庐江。

安丰,淮南总兵营地之中。

陈宫翻看着司天卫传来的密报。

“先生。”

董袭欲言又止。

但迫于无奈,只能抓耳挠腮的等待。

当年,大兴设下四大总兵,潘璋,徐盛征伐交州功勋卓著。

邓当追随宁辰在赤壁征战,若是他再不立下功勋,就要被三人甩在身后了,那时还如何面对淮南卫营将士。

“发兵令。”

陈宫眼中满是平静,看向司天卫道:“汉中兵马以及囤积在饧县一带,由潘璋,张鲁统御三万军吗?”

“是。”

司天卫沉声道:“而且潘璋将军已经建造好了回回炮,只要先生行军,我们消息随时可以连通,足以让大军同时抵达南阳。”

“好。”

陈宫眸子大亮。

司天监,果然是大兴最为恐怖的存在。

在战时的情况下,还能如此顺畅的在荆州传递消息,可见渗透之深。

“先生。”

“何时动兵?”

董袭迫不及待的起身问道。

陈宫深吸了口气,沉声道:“明日午时,你先统御所有铁骑发往南阳,配合汉中大军拿下宛城,而后等我大军一至,再攻伐新野等地,记住你铁骑进入南阳之后,若是五日内拿不下宛城,襄阳援兵必至,我们就失去了攻伐新野的先机。”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