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宁辰敢称王,他袁术就敢称帝(2 / 2)

纪灵,刘勋,陈纪等人无不躬拜。

“我!”

袁术欲言又止。

阎象出列谏言道:“当年大周先祖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依旧小心翼翼的做着大商臣子,汉室虽然衰微,但还不能与商纣王相提并论,主公莫要自误了!”

“阎象。”

顿时,众文武惊怒不已。

阎象铿锵有力道:“江东有天险可据,而且宁有道是迫不得已才立大兴六部治理民生,不若他早就称王了,何止于以大兴府而立。”

“好了。”

“此事莫要再提。”

袁术大手一挥,踏步朝后堂走去。

称帝的种子已经萌芽,并且开始茁壮成长了。

宁辰一介贼匪,可以有称王之实,他袁术四世三公之后,有传国玉玺在手,上天让他为帝,大势不可阻。

称帝?

袁术想,可不在时机。

故而,只能将这件事死死压在心中。

十一月中旬。

荀彧信使进入荆州。

襄阳城南。

极为普通的一座小院。

荀攸将查看过的书信折起,神情中满是无奈与惊惧。

“公子。”

信使恭敬道:“可有信带回兖州?”

“没有。”

荀攸摇了摇头道。

信使躬身道:“那小人先返回兖州了。”

“好。”

荀攸无奈应允。

“父亲。”

荀缉蹙眉道:“我们真的要去江东?”

荀攸哭笑不得道:“是啊,叔父远在陈留,对江东根本不了解,我在荆州数年之久,又怎么能不知道宁有道!”

“夫君。”

一个端丽妇女眼中满是担忧。

“阿鹜。”

荀攸复杂道:“若是曹孟德来信,我也就婉拒了,可是叔父现在是荀氏家主,故而江东不得不去。”

“哎。”

阿鹜,荀缉无不叹息。

宁有道,这个名字在荆州如狼似虎。

何况,江东军更名大兴后,更是雄踞江东四郡啊!

“算了。”

荀攸将书信撕毁,复杂道:“江东军更名大兴,说明宁有道有称王之心,我们先不已使节拜会,听说江东正在兴建学府,也当是为了缉儿游学!”

“喏。”

二人应允道。

翌日。

襄阳城外。

汉水渡口,一艘商船顺流而下。

出使江东,探查大兴底细,荀攸没什么把握,负手立足船头,眼中尽是担心与忧虑。

“先生。”

庞统顶着一张大脸上前,好奇道:“你们也是去江东?”

“庞士元?”

荀攸回神惊讶道。

庞统摸了摸脸颊,疑惑道:“我的大名,在襄阳已经人尽皆知了?”

“噗呲。”

荀缉,阿鹜失笑出声。

荀攸哭笑不得,解释道:“我曾受邀去过黄承彦府中,你叔父称赞你为凤雏,而司马德操更是深感你为南州士之冠冕!”

“公达先生?”

庞统这才看清楚面容,连忙作揖道。

“呵呵。”

荀攸指了指船帆,说道:“这是大兴商会的船只,从汉江而入,最后在彭泽停靠,你怎么会去江东?”

“游学啊。”

庞统看向年幼的荀缉道。

似乎,找出一个极为合理的借口。

“哦?”

荀攸眼中闪过一抹异色。

“好吧。”

庞统知晓瞒不住荀攸,解释道:“族内最近不太安稳,我曾为兄长在南阳助力,压制了江夏张硕,自从黄祖前往宛城后,我便被送了回来,叔父让我出去避避风头!”

“有意思。”

荀攸失笑不已。

庞统年幼,但与他宛若同龄人一般!

“先生。”

庞统好奇道:“你们是去游学吗?”

“算是吧。”

荀攸点了点头说道。

庞统若有所思,开口道:“学生有一好友,本来在豫章学院,前几日寄来书信,说是大兴学府设六院,以农业学,公输学,兵学,医学,法学,术算学为主,而这六院之下,又有一些学说!”

“嗯?”

荀缉蹙眉道:“为何没有儒学?”

“缉儿。”

荀攸面色一沉。

庞统毫不在意道:“非是没有儒学,大兴分设县学堂,郡学院,州学府,学堂识字,学院学习经学,史册,还有礼部编著的一些书籍,入了学府方可沾染六院学说,而日后大峙官吏也会在学府中择取考校!”

“百家争鸣。”

荀攸眼中满是震撼道。

庞统颔首苦笑道:“大兴为官者难,想要为官,必须要精通法学,术算,乃至农业也是如此!”

“呵呵。”

荀攸淡笑道:“你的好友不凡,此乃大兴学府秘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