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新军开始建立,威海那边传来消息,言说有一群来自阿拉伯的商人正在占城高价求购琼州军械。
每一支枪械求购价格高达三百两银子,比琼州售卖给他们军械价格足足高出了六倍!
如此巨利之下,孔坤便开始操作,贿赂新军统领,以钱财换取新军的军械和子弹送往占城。
而那些军官看到了好处,便开始寻求办法尽可能的贪墨枪支,由于枪支是给定数量,且需要兵部求购,于是他们便申报损坏,用于求购新的枪械。
一来二去,短短一年之间,已经将两千多支枪械悄悄走私送往了南边的占城,而此时大明又在对安南叛军动兵,边境防备松懈,一直没人发现。
如果没有户部的提醒,这条暗线或许会一直存在于大明朝廷内部,就在天子的眼皮底子底下运行。
知道此事之后,朱棣只觉得背后发凉,之前变法太过顺利,让他总觉得一切向好,没有什么能阻碍变法。
可现在,他才发现大明朝的朝廷貌似已经千疮百孔,就在这天子脚下,竟然有人敢走私军械!
而且,走私的军械不是刀枪剑戟,是枪支!这一种连大明朝士兵都没有完全普及的武器!
如果因为这些武器泄露,导致西方掌控了先进的火器生产技术,那大明朝来日就会拥有大量来自西方敌人!
一阵思绪之间,朱棣气得浑身颤抖,直接下令将所有涉案的将领和官员全部抓捕,按律论罪!
其实在原本历程中,朱棣也查到了这一条走私线路,但处于对周边敌人的藐视,他并没有当一回事,只是下旨责罚了一番。
可现在朱棣是真的怒了,在纪纲谋反案、科举案之后,朱棣再次掀起了大狱,而这一次涉及的便是整个大明军队!
因为走私说简单了,是一两个主导,可说深了,那就是无数利益链条,有大量的将领在这条线上吃着好处。
朱棣能容许将士吃点空饷,甚至能坐视各地千户压迫一下底层军汉,但他不能忍受这些将领卖国!
因而在他的示意之下,诏书由五月下旬颁布,至六月初,光是三大营,百将以上的将领,就查处了涉险贪墨走私者五百余人。
这些人走私的东西五花八门,有军械,有粮食,有食盐,有茶叶,甚至还包括一些拐卖来的人口。
朱棣看到这些案宗,只觉触目惊心,他不敢想象,在自己缔造的盛世之下,到底隐藏了多少吸血鬼!
现在看起来都如此骇人听闻,等发展到以后,这个国家要怎么抵抗外敌?就像一棵树一样,内部烂透了,压根别想开枝散叶!
抱着这种想法,当夜他便将于谦诏入宫中,询问于谦的意见,准备从根本上解决大明朝的问题。
最终于谦仿造朱高燨建军的经验,建议朱棣建立军中纠察大队,专门负责纠察军队之中不正之风。
朱棣得了建议之后,索性让太监刘永诚出面,以文学院、都察院等部门为根基,建立军中纠察队。
同时,检察院、大理寺全力出动,开始对三大营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调查,最终,大明上下获罪将领超过五百余人,包括但不限于各地千户、指挥使、游击、各级军官。
光是四品以上的军官,就查出了超过五十余人,有的抄家,有的斩首,有的降级,有的责骂。
京城上上下下都在忙碌之中,随着时间来到了八月,南边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应天府。
不过这一则信报并不是来自于勃泥,而是来自于交趾和吕宋,两则军报如火一般传到了朱棣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