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报纸的妙用,摸石头过河(2 / 2)

“由此导致任何政策在施行之中,都会层层加码,无论对百姓都有利的政策,最终都会变成苛政。”

“报纸的作用就是让民间和朝廷直接对话,免去中间官员的添油加醋,让百姓知道朝廷的初心。”

“又如现在,父皇下令攻打吕宋,同样是为了大明着想,与百姓利益一致,因而才引得舆论如此。”

“而现在之所以会起冲突,是因为这群言官表面上是为民请命,实则都是为博直名,利益完全相悖。”

“之前没有报纸,百姓不知这些事情,自然没有反应,可现在事情一经曝光,彼等便引起了民愤,因此起了冲突!”

说到此处,朱高燨便道:“所以父皇不必对报纸如此忌惮,此物只会是个好工具,如果变质,直接取缔便是,哪里又有多少忧患?”

朱棣听得此言,便是沉默不语,似乎意识到了自己有些放大了报纸的作用,其实说白了,报纸是他们发声的工具,而不是什么权力机关。

眼下是他们需要发声,所以能容忍报纸发些花边之事,甚至能让报纸刊登他朱棣的日常。

可若是不需要发声了,直接关停就行,只要把编辑部给关了,那再有多少舆论,也发不出去。

可以说,报纸是和使用者的权力有莫大关系的,是因为使用者的权力过大,才能如此控制舆论。

不过反过来说,报纸既然和权力有关系,那现在朱高燨掌握了这个发声工具,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捏住了大明的喉舌。

想到了这里,他便似有深意的看向了朱高燨道:“报纸虽好,却不可一家独大,来日还需再立几家!”

“当然可行!”朱高燨点头道:“不过报社批建需要立下标准,不然如果让有心人建了报社,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此事......待朕考虑过后,再让内阁递个折子!”朱棣只觉有些头疼,随着变法开启,很多新东西都要进行监管和管理。

比如新市场,又比如各种工厂的设立,还有报纸批建,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和现在的六部体制已经开始出现矛盾了!

在这么搞下去,六部九司都要面临重新改组,可谓是从上到下,所有东西都在变革。

他也不知道大明会通向一条什么道路,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了!

在二人谈话之时,朱高炽已经乘车抵达了吏部,可等他到了之后,朱高煦早就已经带人离去,留下了被打得半死不活的丁珏。

见得朱高炽前来,丁珏自是抱着朱高炽的大腿痛哭,直呼自己真没有想要阻挡朝廷出兵。

眼见此状,朱高炽也只得摇头哀叹,令人将丁珏先带去太医院诊治,又回到了宫内复命。

朱棣一听人没打死,便松了一口气,索性下旨申饬朱高煦举止无状,伤害同僚,令其出一千两作为丁珏的医药费。

但对于此事的性质,他又下旨通报,言说此次南征吕宋乃是民心所向,丁珏上奏劝止,激起民愤,朱高煦如此,也是情有可原。

如此两方各打五十大板之后,宫里便没了下文,朝廷官员见此,就知道了下一步的风向。

而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见此,自然都是激愤不已,准备上奏参朱高煦一本,替丁珏报仇。

可这一日他们刚一回家,就发现了事情不对,不知沿路百姓看他们的眼神不对劲,就连邻居和家人都离他们远远地,甚至于半夜睡着,还有人往家里面扔石头。

这般过了两日,御史和六科给事中无不自危,上奏之事便也不了了之,由是在第三天的朝会之上,朱棣正式下旨出征吕宋时,朝廷上下已然没了反对之声,都举双手赞成。

如此时间来到了五月份,已然万事俱备,赵王朱高燧被朱棣从顺天府召到了应天府代领兵部尚书,朱高煦这个汉王,则是领着兵马,准备出征吕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