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说了!”朱瞻壄一脸认真的道:“太监就是一群没有家的人,他们被送到了我们朱家,没有了家!所以他们也是我朱家人!”
“因此每一次吃饭的时候,爹都不会让赵伴伴在一旁待着,有什么好吃的也会让他尝尝。”
“虽然伴伴吃得很多,现在变得很胖,但是他对孩儿很好,孩儿也把他当家人!”
一番奶声奶气的言语说出,赵瑞终于绷不住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呼道:“哇哇哇...王爷啊....世子殿下...呜呜呜,能侍奉你们一家,是我赵瑞的福气啊!”
“奴婢虽然没了根,但能有世子这番话,奴婢便是千死万死,死上一万次都不会后悔半分。”
在赵瑞的哭泣声中,侯显也是悄然抹着眼泪,看着身旁这个小皇孙,他只觉越看越是顺眼!
像他们这些当太监的,不受宠便罢了,顶多干些杂活,若是受宠的,就他这样,是绝对吃不好,睡不好的!
因为不管什么,都要以皇帝为先,朱棣熬夜,他就要通宵不眠,朱棣吃饭,他就要在旁伺候。
说实话,他今天很饿,因为从昨天起,他就没吃过一顿正经饭,都是拿出干粮随便将就两口。
你说饿的时候看着这么一桌,他能不想吃么?可他不能吃,即便朱棣问他饿不饿,他也只能强撑着说不饿。
说白了,他们这些人,没人看得起,也没人把他们当人,皇帝厌恶他们没根,群臣厌恶他们干政,就连他们也没把自己当人。
在他们这些人眼里,他们就是生来受苦的牲畜,奋力熬完了这辈子,也就算了。
以侯显来说,他在皇宫这么多年,早就练就了一身忍气功夫,无论如何都不会表现太过。
但现在听着这单纯的童声,他却忍不住了,割受么?没有!
没有人会像这位世子一杨关心他们疼不疼!晚上会不会想哭!没了家会不会想家!
这些事情没人问还好,一有人问,那就是提起了伤心事,忍都忍不住的!
故而侯显这一位皇帝的贴身太监,此时也绷不住了,泪水不断涌出,怎么憋也憋不回去。
侯显哭了!朱棣看着侯显的反应,自是有些错愕,他这个贴身太监居然会哭?这可是他从未见过的。
而赵瑞的反应也说明了一件事,朱瞻壄这番话,远比任何金银钱财都能拉拢太监的心!
怪不得赵瑞自从到了琼州之后就没了任何消息,显然似赵瑞这些随同南下之人,有一个算一个,早就对老四忠心耿耿了!
就和他燕王府那些臣属一样,这些人都是愿意给老四去死的!除了老四之外,别人有能力么?
顶多不过养养死士,谁能让周围的人尽皆心悦诚服?朱瞻基倒是宠信太监,而这小子宠信太监,只是为了偷懒!
虽说太监是家奴,可自己还有这些儿孙,谁能保证这些家奴便能忠心耿耿?
思虑之中,朱棣回头看向了正在偷偷抹眼泪的侯显道:“侯显,你饿不饿?”
侯显闻之,急忙下跪道:“启禀陛下,奴婢不饿!”“说实话!休要耍滑头!”
“有点饿....”侯显咽了咽口水,忍住了咽喉不适,颤声道:“可无论如何,奴婢也不敢与真龙同桌!”
“饿就坐下吃饭,哪来这么多废话!”朱棣有些不悦的沉声道:“瞻壄说得有道理,尔等皆无家之人,我朱家便是尔等的家。”
“现在叫你吃饭你就吃,朕不用你伺候,赵瑞,你也起来吃吧,休要如此作态!”
两个太监听此,顿时千恩万谢,谢过了朱棣,又对朱瞻壄道谢,道完了谢,这才对朱高煦等人告罪,方才战战兢兢的上桌。
而另一边,朱高煦的眉头便是沉了下去,显然有些不屑于和这些家仆同桌,朱瞻基则是低着头,默默地吃着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只有朱瞻壄见状,高兴的拿起筷子费力的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在朱棣碗里道:“爷爷吃肉!”
朱棣看着自己碗中那块肉,神色已变得越发复杂,他这个孙子即聪明,又孝顺,性子也刚强,偏偏还生了一副仁人之心。
与之相比,连朱高炽的厚道也被比了下去,别的不说,光论这些优点,老四这一脉已经超出老大一脉太多太多了!
这本该是王朝兴盛之像!可就是这样一对麟儿父子,竟然会是他的庶生子!这是取乱之道啊!
现在既然已经看到了这些东西,那他还是要坚持之前的决定么?如此想着,朱棣陷入了迷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