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夜宴柒(2 / 2)

无双群侠传 朔望月78 1325 字 22小时前

杨闇公道:“那也不必如此。”

殿上众人,大多眼观鼻,鼻观心,端坐不动。过了一阵,吴晛开口道:“我看也不合适。削发不难,倒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是那髡发之后,着实难看,百姓厌倦金人百年,对这形象之憎恶根深蒂固,势难推行。”

吴曦道:“只左衽呢?”

吴晛道:“如今北地,汉人官吏,还有一些富翁地主,确实也是左衽。可这钱从何来?眼下四下贫困,老百姓就算肯换衣,哪里有钱去买?”

吴曦点点头,道:“那便算了,此事作罢。”

萧平安头顶听的清楚,心道,这人说过就算,也不坚持,莫不也是个朝令夕改的。

就听吴曦接道:“我还有一事,韩大人来了封信。”

吴晛上首坐着的老者,正是吴曦叔父吴柄,抚须道:“不知是哪位韩大人?”

吴曦呵呵一笑,道:“还有哪位,韩侂胄韩大人。”端起面前酒樽,浅饮一口,道:“韩大人说,赵官家也愿封我为蜀王。”

一言既出,殿内顿起嘈杂之声。众人虽都努力镇定,还是被此话惊呆。“哐当”一声,却是有人碰翻了面前一碗羊肉。

吴曦自袖中掏出一封书信,轻轻放到桌上,道:“信就在这里,你们哪位想看,可以上前。”

众人默不作声,也无人上前。

吴曦如今已经行过大典,登基称王,时隔已经一月。大宋竟不追究,竟也要封王。

“王”原本是古代部落联盟首领及君主的称号,起源于斧钺形象的甲骨文字形,象征军事与政治权力。夏商西周时期为最高统治者称谓,常与“后”并用,体现贵族共主政体特征,战国时期诸侯国君主相继称王。

《春秋》中云: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庸能当是。

自秦汉以后,有皇帝,王乃成最高爵位之称,流传下来。各朝各代,都是封皇室成员为王,若非不得已,极少也不愿分封异姓王。

宋对封赏异姓王也是限制极严,多是死后追赠而不能生前获封,且不能世袭。北宋只有三人活着获封,乃是魏王符彦卿,归附有功。太原郡王王景,开国有功。广阳郡王童贯,此人最为离奇,因为宋神宗赵顼遗诏,收复幽燕可以封王,金宋海上之盟,打败辽人,顺手还了部分燕地,叫他白捡了一个王爷。

靖康之后,偏都临安,抵抗金兵,又添两位,同安郡王杨存中,清河郡王张俊。此后,除却一个外戚杨次山,宁宗皇后之兄,德行兼备,封了个会稽郡王,还未见生者封王。

值得一提的是,有两位死后追封的王爷,涪王吴玠,信王吴璘,正是吴曦祖先。

至于金朝,也是一般,建国至今,活着封王的异姓,也不过区区四人,韩企先、李石、纥石烈志宁、徒单克宁。

异姓王如此难封,眼下却是金国跟大宋,都愿舍出这个王爷。当然谁也都明白,这两个王爷都是咬牙颁出,绝非是他吴曦有什么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