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世代制墨,最早开创这一事业的祖先,名讳中有个平字,因此连带这座原本不出名的小城,也在皇帝眼里有了印象,所以后来改了原先让人记不住的名字,叫作平城了。
平城出好墨,好墨在苏家。
这是当今天下人人皆知的事。
苏家祖辈到现在,已计十三代了,如今的苏清鹤苏老爷,正是大房执掌家业的话事者。此人多情而善风月,家里共有姨娘十八房,外头养下小的,更是不计其事。
然而他却不是个只会花丛中走一走的浪子。
相反,这位苏老爷很会做生意,对女人有一手,对男人,同样有一手。别误会,不是说他有断袖之癖,相反,他重情识友,且一旦结交,就是巴心贴意的那种,义气自不必说,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事,也是常生常有的。
因此府上热热闹闹,除去清客女眷,每日来往歇息在家中,南来北往的客人,也总有百来十号。
因此家宅阔大也不够住了,正巧一多年好友,为徐姓人家,初上任刑部,现官至尚书。运势惊人,于是惠泽老友,特招呼了此地太守,将原苏宅西边足百亩菜畦子圈下,又从京里请来一名造园大师,亲自指点,扩建家宅。
“你看看,这苏家可是正油火鼎盛之时?你说人家什么败落,这话在我面前说说罢出,出去说,一让人家笑掉大牙,二来若传进苏家人耳朵里,说不定就有你苦头吃呢!你也听见的,才我不也说了,太守跟人家关系好这咧!”
二丫听货郎说了半天书,大约也明白怎么回事了。
这苏清鹤老爷想必是个大花筒子,吴家三姨年轻时说不定就不留神地爱上他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么!
尤其吴家三姨这样的女人,眼界本就高出常人一截,吴家家世也是有的,只可惜到她一辈开始沦落,可骨子里总归是傲气,高人一等的。
身边的人三姨自然看不上,苏老爷这样的,本才是与她门当户对的。
可惜时世弄人,吴家不如当年,苏家却日益鼎盛,自然不可娶了三姨做正室,三姨想必心气又高,偏室自然不肯,于是,就成了眼下这样的局面了。
这也就难怪,为什么二丫总觉得三姨的院里冷清了。其实这冷清全是因个等字。三姨想必是不甘心的,于是苦等了这许多年。
可男人到底是不一样的,善风月而多情,这样的男人简直就是老天放出来祸害世间女子的。
人家现在光家里就有十八房,外头更不知多少,三姨等了许多年等来的是什么?不过得幽怨二字罢了。
所以说,二丫才不要在男女之情上浪费时间呢!生命宝贵,还是成就自己的事业要紧!
“说够了没有?”娘的声音隔窗传来:“货郎倌儿你也不用走东到西的兜买卖了,赶明儿上市口那家说书茶楼去吧!说他们给你留个位置,每日给人说故事白扯挣口饭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