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宝林(1 / 2)

在震天的欢呼声中,至尊的金辂车缓缓转入南城的巷道。

所有要害路径早已由禁卫严密把守,百姓被远远隔在外围,不得近前;然而追随至此的人群却迟迟不愿散去,各自攀墙登高,伸长脖颈,力所能及地将眼前一切牢牢刻进记忆里,这便是将来向子孙炫耀的传说原料。

各妇家府中人翘首以盼,严肃得犹如在战场上勘察敌情,这一仗若是得胜,可得数年平安,甚至百年富贵。因此前一批才回去复命,后一批观测的又涌了上来,来往传令之人摩肩擦踵,乃至出了好几起踩踏事件。

这些小插曲对皇帝而言只是氛围的调味,除了没走六礼,大抵和他迎接郑春华时相同。

此时高殷已参照河清三年的制度改革,对后宫妃嫔的位份进行大幅度的调整:皇后以下是昭仪,左右昭仪位比丞相,仅次于皇后,弘德正德崇德三夫人再次之,位比三公,其下又有三上妃、六下嫔,而后是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再以下便是美人、良人、才人、宝林、七子、采女等散号,对应的便是朝中三公九卿及以下各官品,突出的就是一个女性官僚力量,谁说女子不如男。

齐国的一切都可以去孝文帝的改革上溯源,可以说是万物之起源,就连后宫之事,孝文帝也一并设计了,难怪死得早。宏子在太和二年根据门第规定了等级,不同等级的人禁止通婚,这也是后来的唐朝世家大族热衷内部通婚的缘由,领先满清一千年,也不知道是不是从这里得来的灵感。

渤海高氏、博陵崔氏的女子一入宫,便直接被宏子封为嫔,足见宏子对她们家族的信任,以及亲近、拉拢力度之大;但如此一来,便使得其他家族眼红而不平,后来博陵崔孝芬、范阳卢道约、陇西李瓒等人的女儿就只封作了世妇,他们当然无法接受,居然提出了诉讼,不满忿责之情溢于言表。

入宫便将妃子封作高位是宠信的象征,但这也同样会使得其他家族寒心和眼红,毕竟高位都被其他人家的女子占去了,自家还能吃到什么红利么?齐国又不只是这几大家族,晋阳那头将来也要顺毛捋乖了,因此这些个高位不能给完,几家人还没建立特别大的功勋,一次给得太高了,他们也不珍惜。

因此高殷让今日纳娶的五妇跳过两级,皆封为宝林,以后看表现和自己的喜好再火速提拔,但最开始就必须从基层干起,哪怕后面斛律灵嫁过来也是起步宝林。

御女对标从四品的元士,乘坐的是偏幰车,以牛为驾,车上采用铜装饰。宝林比之御女还要低好几个位份,理论上用不了四品,不过已经定下了初始的位份,高殷在相关的待遇上就稍稍宽容,没卡得那么死,毕竟这些妃子不出意外将来也升得快,提前享受也是合理。

所以五辆以三牛驾驶的偏幰车相随在至尊的金辂车之后,除却骑马随从的常侍和武官们,仍有一百二十辆随从车辆一齐跟随。关于迎亲的车辆,齐国的规定是皇子百辆,四至五品二十辆,而皇帝本人则无上限,毕竟是皇帝了,想做个万乘之主都没关系。

不过高殷要弥补高洋留下的烂摊子,积攒钱粮为战争做准备,同时也是给自己做个好名声,在规格上就没有高洋那么奢靡,仅在皇子的标准上多了二十,做个姿态便好,而且一二十分作五,二十四辆也到了四品的规格。

虽然没有正式的纳徵礼,但付出的彩礼也不少,且由于同时迎娶五人,反而比天保九年那时候还要更多些,付出了大量昂贵财货。就以礼品一类来说,一次就拿出了深色帛十匹,浅绛色帛五匹,成束的帛二十匹,大璋五枚,璧玉七枚,虎皮五张,锦綵一百匹,绢二百四十匹,羔羊八只,羊十六只,牛犊十二头,酒黍稷稻米面各百石。

往上翻五倍,就是此次彩礼的总额,此外,还有大量对国人、侍从以及妇家亲属的封赏,即便高殷再怎么节俭,也不可能在这种大事上克扣费用,因此折价下来,付出的钱资高达三千万钱之多,如天保通宝、乾明新钱二百万,不亚于打了一场小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