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攻打百济(2 / 2)

晋末高门 一眼云烟 1706 字 5天前

海波不兴,说明副高全面控制了东海和黄海,台风只会袭击交广二州,这正是出海的大好时机啊。

王愔之沉吟道:“改日我带你们去一处深水良港,距离洧州仅数百里之遥,可建船坞水寨,不过此事不急,先待我召集些兵马,破锋营便随我出征百济。”

“诺!”

韩滔拱手应下。

海上不比陆地,几百里的路途,一日夜可矣,并不是太远。

刘兴男却是道:“百济与郎君井水不犯河水,郎君为何要出征百济?”

王愔之理所当然道:“探出了矿,谁来开采,总不能驱使彭城父老,况我欲于彭城置府兵,哪里来的部曲?军中还有那么多光棍,没有女人不行啊。”

“残暴不仁!”

刘兴男嘀咕。

“慈不掌兵的道理懂不懂?寄奴兄没教过你?”

王愔之狠狠一眼瞪去。

实际上,他去百济,还存了抢粮的心思。

从钱塘转输粮草,不是不可以,但是路途过于遥远,百济却是近了许多,这正是邻居存粮我存枪。

……

三日后,准备妥当,王愔之亲领府军一千及其部曲,撼山营三幢,赵大率鸳鸯阵一幢与周诚率枪弓兵一幢,又征发辅兵一千,合计六千人。

另有健保营与匠作营五百人,薛银瓶、奴奴与薛丽妃,刘兴男,南下下邳。

政事则交托给张法顺,军事由薛安民节制,因要乘船过海,王愔之未带骑兵。

从彭城到下邳,约两百里左右。

其实王愔之本不愿意带刘兴男,可这姑娘就如个好奇宝宝,非得跟着,又因她是被王灵骗来的,于是心一软,带上了。

四天后,全军抵达下邳城外。

下邳四面环水,城池筑在高地上,极难攻打。

城头,旌旗林立,站满了军卒,太守袁虔之满面紧张,他心里也忐忑的很。

前不久传来消息,北府宿将刘袭被杀。

罪名是,原冀州刺史刘轨随刘敬宣叛逃。

此举令北府人人自危。

袁虔之也曾想过投降王愔之,毕竟王恭曾镇京口八年,而其本人,也是徐州刺史,督徐州军事,理论上可调派他的兵马。

但是王愔之并未表达出招降之意,目前仅是井水不犯河水。

搁在以往,他乐得相安无事,如今却感受到了危机来临。

“府君,使君这是上哪里?”

部将刘寿问道。

“似是将于宜河口入沐水,应是往洧州而去。”

袁虔之不确定道。

刘寿小声道:“使君未为难丛亭里刘氏,还表了刘元孙为徐州大中正,府君可有耳闻?”

袁虔之明白刘寿在试探自己是否存有投降王愔之的心思。

如今江北人人自危,北府诸将,谁也不信任谁,要是投了王愔之,没准儿就会被部下拿着人头去向桓玄邀功请赏。

只能彼此间小心翼翼的试探。

“有所耳闻,未知真伪!”

袁虔之不置可否。

“呵呵~~”

刘寿轻笑一声,不再多说。

徐道覆望向城头,也道:“仆观下邳守军,士气低落,军无战意,使君何不试着招降?”

王愔之也清楚下邳的重要性,你不能每次都从别人家门口过啊。

不过还是摆手道:“不忙,刘袭已经死了,桓玄会继续迫害北府诸将,待刀子砍到袁虔之的头上,他才会急。”

徐道覆想想也是,不再多说。

两个时辰之后,全军绕下邳而过,六千五百人马,又用了半个月抵达洧州。

连云港在当时是一望无际的盐碱滩涂,零零落落的海鸟在天空盘旋,时不时发出尖锐的唳叫。

海面波澜不兴,一艘艘舰船泊在远处的洧州沿岸。

“见过使君!”

苏荃上前,带着歉意道:“大船没法靠岸停泊,只能泊在岛上,须小船摆渡才能上岛。”

“无妨!”

王愔之摆摆手道:“今晚在岛上休息一夜,明日一早渡海,若顺利的话,三两日工夫即可进入阿利水(今韩国汉江)。

“诺!”

苏荃拱手应下,与韩滔一起去安排。

其实每个人都很不理解,王愔之是怎么知道这些地方的。

刘兴男眼珠子翻了翻,兴许是觉得王愔之不会告诉他,终究是憋住了没问。

一艘艘小船把军卒渡上洧州,一夜休整过后,天色还未亮透,全军就陆续登上大船,又带了部分小船,系在大船后面,向东驶去。

水军经过补充,目前共有三千人,船工水手也有三千,留一千水军驻守岛上,其余随行,合计是一万一千五百军。

傍晚时分,前方出现了一片礁石,密布着小型岛屿,苏荃现出了欲言又止之色。

据他判断,该处海底遍布暗礁,是最为危险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