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顾恺之来(2 / 2)

晋末高门 一眼云烟 1726 字 1个月前

“何来援手?”

一名小士族的郎主问道。

虞啸父道:“吴侨素来不婚,顾氏私自将贺江梅许以王愔之,着实可耻,不如以快马去吴郡,请来顾家人,将她母女俩领回管教,诸公意下如何?”

“善!”

一众山阴士族聚在虞啸父的宅子里,心领神会。

……

五日一晃而过。

城内城外,初步恢复了秩序,王凝之每日征发丁壮,搜寻尸体,挖深坑掩埋,临下葬前,先洒上石灰。

割鹿军的整编,也初步告一段落,接下来,除了勤加操演,便是一俟山阴事了,开往钱塘圈地建庄园。

而城外废弃的民居,暂时不会拾掇,毕竟孙恩主力仍在,谁也说不准何时卷土重来。

总之,经此一役,会稽元气大伤。

这日,王愔之带着顾氏母女去了贺氏的庄子。

贺氏先祖贺循任会稽内史时,曾主持开凿西起渐江的西陵(今萧山西兴)到山阴河道,后称西兴河。

而山阴以东原有山阴故水道,后汉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纳山阴会稽两县三十六源之水为鉴湖,湖面广五百里余。

西兴河经鉴湖至曹娥江与上虞、余姚水系相连接直达明州(今宁波)。

西兴河的开凿,不仅改善了会稽的水环境,提高了鉴湖的水利功能,更兼灌溉、舟楫、养殖之利,并对整个浙东具有交通、军事之便。

贺氏庄子便位于鉴湖与曹娥江之间。

远眺之,曹娥江奔涌不休,鉴湖碧水濯濯,烟波浩渺。

可是夹在中间的顾氏庄园,却一片狼籍,本该茁壮生长的禾苗,被踩踏的倒伏在了泥地里,桑木几乎砍伐一空,屋舍残破,有火烧的痕迹。

庄里,还横七竖八散落着烂的不成样的尸体。

“全死了,他们全死了!”

贺江梅呜呜哭了起来。

“哎~~”

顾氏也眼圈红红的,把爱女搂入怀里,轻轻抚摸着鬃边的发丝。

“早晚会好起来的!”

王愔之回头劝了句,就打了个手势。

千名庄客与各自的新婚妻子在几名贺氏老人的带领下,涌入庄子,其中还有数十名岁数不等的小孩。

这些庄客,相当一部分都是北府军征发的僮仆,在打理庄业上,有着熟练的经验,不用王愔之过多操心。

有一部分人手搜寻尸体,集中掩埋,又有人去拾掇屋舍。

王愔之还派驻了一队鸳鸯阵,将于农闲时教导庄客操演。

这刻,他正拿树枝在泥地上写写画画。

曹娥江自东南向西北流入浙江,溯流而上,便是上虞,而在庄园背后,则是五百里鉴湖。

也就是说,孙恩来攻,多半是沿曹娥江推进,自东南方向攻来。

“郎君在画什么?”

贺江梅好奇的凑过脑袋,大着胆子问道。

王愔之笑道:“我在琢磨孙恩将会从哪里进兵,你看,东南方距你家庄子不远,有大樱山横亘于前,山右是鉴湖,水泽漫陂,遍地芦苇,大军难以通行。

而山左地势相对开阔,故我打算奏请府君于山左当道修一座土城,能屯千余兵即可,下回孙恩再来攻时,可依城固守待援。

另于大樱山顶修烽燧,孙恩若来,可举烟火示警。”

贺江梅小脸一红,悻悻道:“郎君好本事,妾却是不懂这些,叫郎君见笑了。”

王愔之摇头道:“术业有专精,没有谁生来知之,贺娘子亦有长处,我所不及也。”

“是什么?”

贺江梅眸光亮闪闪。

王愔之笑而不语。

他哪知道贺江梅有什么优点,无非是哄小女孩罢了。

“夫人,夫人,长康公来了家里,着仆请夫人和女郎回去呢。”

这时,一名老仆气喘吁吁的跑来。

“什么?”

顾氏现出凝重之色。

长康公便是顾恺之,吴郡顾家郎主,顾氏的堂兄。

“阿母,舅父或是为小女的婚事而来!”

贺江梅面色一白。

“别怕!”

王愔之笑:“一切有我,我与你们一起去见一见长康公便是!”

“嗯!”

贺江梅仿佛有了倚靠,重重点头,心里满满的全是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