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相寄回到英国公府时,府门外的混乱也已结束。
奉国公夫人听到谢相容说的有关陌寻的传话,虽仍旧面带疏离,却没了之前的高傲。
谢相容和阿娘送奉国公夫人和陶二夫人出府。
途中,奉国公夫人看着谢二夫人道:“谢尚书和谢二夫人教养了个好女儿。”
她这话看似在夸奖谢相容,可话语里隐含的丝丝嘲讽之意并未瞒过谢二夫人。
她知道奉国公夫人说的是谢相容两次替那位穆世子传话的事。
暗指她女儿不检点,私下约见男子。
她看着奉国公夫人直白道:“比不得奉国公府教养的女儿,背后诋毁闺阁女子名声。”
奉国公夫人一噎,似是没想到谢二夫人竟然连装都不想装。
她愣了愣,冷笑一声,接话道:“谢二夫人还是要看好谢姑娘,毕竟谢尚书乃三品尚书。
“长女虽说嫁了个寒门士子,好歹是为妻,若是次女非要与人为妾。
“传出去,落得也是谢尚书的名声,以及英国公府的名声。”
谢二夫人自从奉国公夫人私自找谢老夫人拿权势替代道歉开始,便打心眼里看不起她。
此刻见她对自己的女儿满心的恶意,她的眉眼也冷了下来。
“奉国公夫人喜欢那颗金蛋,就自己看好,护好,最好再利用权势将那颗金蛋栓在奉国公府。
“我们二房无论我家老爷是什么身份,我们都不恋栈那颗金蛋,更不恋栈权位。”
谢二夫人说着止步,看向谢二夫人满含震惊的脸,“既然奉国公夫人已经将那颗金蛋当做自己的东西。
“那劳烦奉国公夫人转告穆世子,我家老爷已经两次私下找过穆世子,让他不要再私自见我女儿。。
“可穆世子屡屡犯戒,他的此番行为已对我全家造成负担。”
谢相容看着阿娘,目光含惊,自从来了京都,她还从未见过阿娘说话这么大声的时候。
在江宁时,阿娘有外祖父外祖母撑腰,不论在哪里,腰杆子都是挺得最直的。
自从来了京都,因为谢老夫人几次三番的打压。
阿娘碍着他们兄妹几个的名声,人也变得低调下来。
谢相容突然鼻腔一酸,她知道这两年,阿娘受了不少委屈。
若不是近日来事情多与她有关,阿娘此时不会这么生气。
奉国公夫人犹豫震惊,半晌未接话。
她实在想不明白,区区一个英国公府庶出二房,她们有什么资格,有什么依靠竟敢当面落她面子。
在景泰帝登基后,因为公公受封太傅,旁人只有巴结他们的份。
就连宫中的皇后、贵妃,甚至是太后,为了拉拢奉国公府,也是尝尝向他们示好。
这么多年,已经很久没有人这么向她说过话了。
再者,听她的意思,还是穆世子多次私下找谢相容,他们避之不及了?
奉国公夫人冷笑一声,她觉得自己是被气笑的。
她看一眼眉眼与谢二夫人及其相似,也同样冷着脸的谢相容,心里冷嗤一声。
这位谢姑娘又不是什么金疙瘩,穆世子那样冷傲的人,会几次三番私下找她?
奉国公夫人只觉谢二夫人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