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
赵蓉儿忙搁下杯盏,快步行至太后身边。
太后看向摆在桌上的钗环。
“替哀家选一支吧。”
赵蓉儿呼吸一滞,推拒的话到了嘴边,又很快意识到什么。
她抿了抿唇,视线在桌上各色珍宝中扫过。
少顷,赵蓉儿视线落在一支素色檀木簪上。
颜色看着素了些,上面的雕刻的花纹却十分细致,且表面光滑,一看便是时常被人拿在手中把玩。
“就选这个,如何?”
太后的视线落在铜镜上,从赵蓉儿手中的木簪移向她的脸。
“眼光不错。”
赵蓉儿松了一口气,将簪子交给梳头婢子,没敢越俎代庖。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来请安了。”
宫婢快步入内,屈膝通传。
太后似是没听见,看着镜中人鬓角的一缕灰白发丝。
“老了……”
满屋子人都屏住呼吸,不敢言语。
唯独赵蓉儿,她疑惑地蹙了蹙眉。
“太后娘娘福泽深厚,何故因为些微小事烦恼?”
“民女出身乡野,有些事也与京中的贵人看法不同,只姑且一说,娘娘全当听来解闷,可好?”
太后的注意力果真被吸引。
往常这时候,就连陪她入宫的月儿也不敢说什么,赵蓉儿倒是胆大。
“民女长大的村子有个说法,只要时候积德行善之人,福德积攒到一定的限度,就……”
赵蓉儿边说便思索着,将乡俗太重的地方挑拣着修改。
院中,皇后看向守在门外的婢子。
视线交错,婢子立刻低头快步上前。
“昨夜陛下让冯公公送了个姑娘过来,正陪着太后娘娘说话呢。”
这事不算隐秘,皇后问了,她说一句也不算逾矩。
皇后却立刻警觉。
女人?
还是皇帝送到慈宁宫的女人?
“那女子……”
皇后迟疑着要说出猜测,婢子立刻摇头,“听说是在宫外时跟着太子殿下的那位。”
“竟是她。”
皇后想起李显对赵蓉儿的形容,还未见人,心中先起了厌恶。
“没规矩的东西,不知道今日合宫都来向母后请安么?”
她来得早,正是想着先入内叙话。
待六宫妃嫔来时,她再跟太后一起召见众人,方显她们婆媳和睦。
如今全都被赵蓉儿毁了!
“皇后娘娘?”
迟来一步的淑妃看见皇后还在院中,暗恼自己走得太急。
离这边还有一段距离时,她就看见皇后过来,专程在原地等了片刻,没成想还是遇上了。
皇后脸上挂起浅笑,朝淑妃微微颔首。
很快,其余妃嫔接连赶到。
赵蓉儿听着外面的说话声,有些坐立难安。
“太后娘娘,民女不知今日是六宫来请安的日子,耽误了时辰……”
“不妨事。”
太后不以为意。
见赵蓉儿仍有些惶恐,她才说了实话。
“今天就算没有你,哀家也是要晾着她们的,不必过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