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艺宁不见了?”沈知夏微微一怔。
“是。”青石继续道,“昨日皇上下令搁置选秀,今日午后,董二爷去了一趟沈家。”
沈知夏心头一跳。
董博元去找沈正德了?
“董二爷刚离开董家,我们的人就发现冬儿小姐的贴身丫鬟出府,去了城西一家不起眼的胭脂铺子。我们的人跟过去,等了半个时辰也没见人出来。”
“待我们的人进去查看时,铺子里只有一个一问三不知的老掌柜。董府那边,傍晚时分,董二夫人才发现董艺宁不见了。”
董博元一出门,董艺宁就失踪了。这时间未免也太巧了。
是董二夫人故意放走她的,还是董艺宁自己跑的?
又或者,是大长公主那边有了新动作?
无数种可能在脑海中飞速闪过。
沈知夏想起董艺宁与景王府之间的联络。
如果真的是景王府那边有了什么动作,那如今的大宁,面对的可就不仅仅是萧凌雪的图谋不轨。
还有北狄和景王的威胁。
沈知夏抬手,揉了揉隐隐作痛的额角。
这些事情还是让萧承煜去处理吧,她有些累了。
隔日早朝,气氛异常凝重。
“说话啊!”萧承湛将一份奏折拍在御案上,“北狄人从哪里弄来的妖物!付将军死守城池,将士们伤亡惨重,再这样下去,北疆就要失守了!你们平日里不都自诩足智多谋吗?难道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愤怒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回荡,却无一人应答。
今日一早,荣安侯府世子付瑞辰送来一份急报。
北狄与大宁开战已有半月,原本两边势均力敌,谁也讨不到谁的便宜。
前两日,北狄人突然用了一种奇怪的武器。
黑乎乎的大铁球,丢进人群里就炸,付将军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不对劲,赶紧下令撤兵退守沙县城,这才没有造成更大的伤亡。
但那黑铁球十分厉害,已经将沙县城的城墙炸了好几个洞出来。
军报是两日前发出来的,也不知现在战况如何了。
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武将们都将眉头拧成了疙瘩。
他们打过仗,知道刀剑无眼,可这种“丢过来就炸”的玩意儿,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怎么破?
萧承湛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沉默的脸,最终落在站在最前方的萧承煜身上。
萧承煜身姿挺拔,神色沉静,对上萧承湛求助的目光,微微颔首后,侧身瞥向一众文官。
一个身影立刻从队列末尾站了出来。
他官阶不算高,但此刻挺身而出的姿态,却显得异常挺拔。
是京兆府尹徐俊良。
“启禀陛下,”他声音不算大,大家都竖起耳朵去听,“臣,举荐一人,或许能给出克制的办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等着他继续说。
萧承湛等了一会儿,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才开口问道,“谁?”
徐俊良深吸了一口气,顶着无数道目光,躬身道,“臣举荐——沈知夏,沈姑娘。”
“沈知夏?”
“这怎么行?她一个妇道人家…”
“沈姑娘前几日的治国策论,的确精彩。”
大家低声议论了起来,大家想起了沈知夏前几日同赫连明月的最后两场比试。
一道术数题,一个治国策论,确实比他们这帮读圣贤书的脑子好使。
萧承煜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了一个细微的弧度。
“沈知夏?”萧承湛继续演戏,犹豫地道,“这…”
荣安侯付铮眼睛一转,也站了出来,“陛下,如今形势紧迫,不妨试试。”
“陛下,”一向不喜党争的左丞相韩弘毅提醒道,“两月前,沈知夏就曾救济过数百名锦州灾民。陛下曾允诺给予赏赐,若沈小姐真有良策,还请陛下一并赏赐。”
他这话,瞬间让大家又想起了沈知夏施粥赈灾一事。
人家用自己的钱救了无数百姓的命,又替朝廷安置了这些人,免除了这些流民涌入京城。
结果呢?
非但没怎么赏,还被大长公主、董家和陆家,屡次刁难,甚至前几日还让人家跪了大半夜,听说两条腿险些就废了。
有些脸皮薄的朝臣羞愧得红了脸,而原本想要反驳的人,也悄悄收回了刚要迈出去的脚。
萧承湛对众人的反应都十分满意。
他转头看向萧承煜,沉声道,“摄政王,即刻去请沈…知夏,哦不!你亲自到她府上去求沈小姐,商讨应对北狄‘黑铁球’之策!”
“臣,领旨。”
萧承煜躬身行礼,声音沉稳有力。
他抬起头,与萧承湛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散朝后,官员们鱼贯而出。
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的中心依旧是沈知夏。
“摄政王真要去找那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