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精神状态还是那样,对外界的刺激没有一点反应。
话说两边,赵老三有老王头照顾呢。
孩子呢?
当然是哺乳期的妇女照顾了。
这个孩子,就是赵老四。
许某人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赵老四是喝百家奶活下来的,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被他嘬了个遍。
赵老三的身体恢复了,精神状态一直没变化。
在东北,这样的症状司空见惯了,带去医院,医生都会建议找个出马仙看看。
时至今日,有的医院大夫,还是劝去做一场法事,当然,不是宣传封建迷信,是给人信心。
举个例子,假如一老头活不了几天了,医生说去做场法事,找天地借寿命,那老头得很乐呵。
心里暗示,也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要不然,巫术早他娘失传了。
可那时候不一样呀,管得严,这玩意,比除四害都重要,算解决四旧。
有本事的人,也不敢出来给人看事。
出马仙属于封建迷信,谁也不敢搞,实在有事,都是偷偷地私下进行,还得说尽了好话,防止别人看见啥的。
老王头找了好几个出马仙,有的不敢看,有的来了,看看赵老三的状态,也不敢接这个活。
后来多方打听,老王头找来了一个叫七姑的出马仙,才四十多,很有本事。
老王头去七姑家里,还没说啥事,七姑长叹一口气,说等一会,然后安排家里人给自己准备后事。
七姑家里人不明白怎么回事,七姑十分严厉,让把早就准备好的棺材放在院子里。
老王头也觉得奇怪,说要不再换个人。
七姑说不行,这是命数。
老王头也不知道咋回事,稀里糊涂就带着七姑回家了。
那七姑是真有本事,到地方上香磕头,这就来仙了。
七姑嘀嘀咕咕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语言,自己和自己唠嗑,声音还不一样,其中一个声音和语气像是在央求什么。
这一唠就是大半天,一直干到了天黑,七姑突然起身,然后连招呼都没打,直接走了。
老王头寻思送一下七姑,没想到七姑脚下生风,跑得极快,根本追不上。
另一边,赵老三开始昏睡。
次日,老王头买个果匣,寻思去谢一谢七姑。
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啥是果匣,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糕点礼盒。
到了七姑家,院里围了不少人。
七姑躺在炕上正大口大口往外吐血呢。
周围人说七姑早晨起来就梳洗打扮,把准备好的寿衣拿了出来。
家里人说不舒坦,去镇医院看看。
七姑说没用了,日子到了,要走了。
吐了一会后,七姑突然来了精神,说吐得差不多了,让孩子给擦一下身子,换上寿衣,要走了。
而那是一身大红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