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因为寒冷的缘故,驴儿越跑越来劲,比平时还要早个一刻钟抵达均溪县城。
姜娴抱着糖糖下了驴车,和陈大牛告辞进城直奔棋盘街。
清凌书斋斜对面有个客栈,姜娴带着糖糖入住客栈以后,整个均溪县城已经白雪皑皑一片。
她定的天字号房间正好打开窗户,能看见清凌书斋门口的状况。
这会子夏掌柜亲自站在门口,看着一辆辆货车停在书斋门口,将包装好的半熟宣纸和湖笔往铺子里搬。
姜娴指着不远处那个铺子,又看向糖糖问道:“看见那个书斋了吗?”
糖糖用力点头:“我看见啦,阿娘!”
“那铺子的掌柜买通你神君伯伯的哥哥,给他们通风报信,导致你神君伯伯现在被打坏脑袋,现在跟你一样变成了小孩子,你说咱们要不要替你神君伯伯报仇?”
糖糖气愤地一捏小拳头,掷地有声地喊道:“要!”
姜娴浅浅一笑,贴在糖糖耳边低语几句。
糖糖立即满屋子找老鼠去了。
……
夏掌柜的看着最后一车调货来的宣纸搬进铺子里,特意放在里间的库房,这比生意做完能净利赚五百两银子,东家那边肯定会赏他的,不说几十两,十两八两的赏钱还是有的。
“你们可都放好了啊,今天晚上务必给我派个人看守在这,不许任何带着火种进房间,听见了吗?耽误这么一大笔买卖,小心你们自己的脑袋能不能保得住!”
店小二们纷纷答应,小心翼翼地将东西都摆整齐。
夏掌柜满意的抱着手中的铜炉,低头拍了拍身上沾染的灰尘,这才美滋滋地回家去了。
暮色渐浓,姜娴和糖糖就窝在客栈房间里,泡了舒服的一个热水澡,叫店小二端上来客栈的美味饱餐一顿。
只等着夜黑风高时,让清凌书斋受到重创。
姜娴感受到寒意,刚要去关窗户,只见一辆马车停在了书斋门口,一个书生扮相的人从马车上走下来,紧跟着下来一个公子哥,那张脸姜娴做鬼也忘不掉。
俞知义,果然是他!
年轻书生站在门口冲着俞知义说笑,从这个角度看不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最后俞知义拍了拍那个年轻书生的肩膀笑了笑。
糖糖凑过来踮起脚尖往外开,一边询问:“阿娘,你看啥呢?咦,是那个臭坏蛋!”
姜娴勾唇一笑,没想到糖糖还记得俞知义,她抱起糖糖一起看。
糖糖捂着鼻子,皱着小眉头看向姜娴说道:“阿娘,那个人好臭啊,比神君伯伯臭多啦,跟茅坑里的味道一样,真的好难闻啊!”
“这么远你都能闻见?”姜娴有些惊讶。
糖糖点头如捣蒜:“能呀,好像咱们一进这条街道我就闻到了,若有若无的我也没注意,但是这个臭坏蛋一来都快要熏死我了!”
姜娴只想说,真是越好就越好,这么好的宝贝,三年前她就该收养了!
等关上窗户,姜娴抱着糖糖下楼去晃悠一圈,顺便打探一下清凌书斋背后的东家到底是谁。
客栈已经打烊关上了门,因为下雪的缘故,宾客稀少。
大堂里只有一个守夜的店小二,此刻正在打扫卫生。
姜娴抱着糖糖下楼,要了一份桂花糕和一壶红茶,便有意无意地跟店小二打听:“小二哥,你们客栈平时就这么少人吗?”
店小二反正也不着急干活,撑着拖把站起身笑道:“那可不是,等到县学的学子们休沐的时候,我们客栈大堂里都挤满了人,要么是来看这帮县学学子的,要么就是在这里辩论斗诗,十分热闹。”
“哦,原来是这样,我还寻思这棋盘街都是卖文房珠宝字帖书画的,怎么还开了一家客栈呢。”姜娴给糖糖拿了一块桂花糕,又倒了一杯红糖水。
“那是,这均溪县学里读书的学子好多都是外地来的,或者其他县的人,毕竟均溪县学可是出过三个状元呢,在咱们青州这一片名声盛广,如今的教谕和训导皆是举子出身,还有一个大儒住在县学里,慕名而来的人多了那肯定需要吃喝拉撒住宿啊,光有文房四宝也解决不了温饱呀!”
“那倒是,不过这条街这么多书斋铺子,能有生意吗?”
“有啊,我们斜对面的清凌书斋生意极好,他们家少爷就是县学里的学子,不过考了好几年了,如今还是个童生。”
姜娴顿时竖起耳朵:“清凌书斋?这名字好儒雅,那他家生意好,旁人难道不眼红嫉妒吗?”
店小二四处看了一眼,跑到姜娴旁边的桌子坐下低声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