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之间,魏军投入的二十余架投石机便有七八架被当场摧毁或重创,余下的也因汉军弩箭的精准压制而无法有效操作。魏军砲手死伤惨重,狼狈后撤。
司马懿在巢车上看得眼角抽搐,心中骇然:
“蜀军器械,何时精进至此?”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司马懿下令赶造百座“井阑”。数日后,百余座高逾三丈的井阑,在重步兵护卫下,如同移动森林般向汉营推进。诸葛亮于敌楼望见,羽扇轻挥:
“霹雳车,备‘火雀’,放!”
呼呼呼!无数拖着黑色尾焰的“火雀”(燃烧弹)腾空而起,划过优美抛物线,精准地砸向井阑顶部的木质棚楼。
蓬!蓬!蓬!
火焰爆燃,迅速吞噬木质结构。井阑上的魏军弓手惨叫着跌落,一座座庞然大物化作了巨大火炬,轰然倒塌。魏军第二次器械进攻,再告惨败。
连续受挫,司马懿改用袭扰粮道战术。
“秦朗,予你五千精骑,伏于陇山道,袭诸葛亮粮队!”
三日后,秦朗果然发现一支汉军运粮队,护军约三千。秦朗大喜,率军杀出。不料粮车篷布掀开,露出的竟是全身披甲的汉军精锐!王平跃马而出:
“秦朗,丞相等你多时了!”
汉军弩手享受15%属性加成,装填迅疾,瞄准精准。第一轮弩箭齐射,冲在最前的魏骑便人仰马翻。短兵相接,属性加成的恐怖体现得淋漓尽致:
力量:汉军刀盾手能硬生生架住骑兵冲击,反手一刀将骑兵劈落。
敏捷:长枪手出枪如电,精准刺穿甲胄缝隙。
耐力:高速接敌后,汉军气息沉稳,阵型不乱。秦朗军大败,折损三千余,本人负伤遁走,汉军伤亡仅数百。
司马懿闻报,面色铁青,却不肯罢休。再遣骁将夏侯惠,率八千精锐步卒,多带火具,再袭粮道。此次夏侯惠极其谨慎,广派斥候,终于成功捕捉到一支真正的运粮队。双方在一条河谷旁爆发激战。汉军护粮兵虽只四千,却死战不退。战斗从午后持续到黄昏。魏军仗着人多,数次冲破车阵,点燃部分粮车。但汉军个体战力极强,往往三五人一组,便能将冲入阵中的数十魏兵斩杀殆尽。
最终,夏侯惠以伤亡近三千的代价,焚毁了约三成粮草,勉强算是一场惨胜。汉军也伤亡千余人。战后清点,夏侯惠心有余悸地对司马懿禀报:
“丞相,蜀兵…非人哉!其力大、迅捷、耐战,远超寻常。同等兵力下,我军…绝非其敌。”
司马懿手握两份战报,沉默了。他终于清晰地认识到那15%全属性加成在实战中意味着什么。那不是在纸面上的数字,而是在刀刃相见时,决定生死的绝对差距。
“传令!”司马懿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与决绝。
“各营深沟高垒,坚壁清野,高挂免战牌!没有我的将令,任何人不得出战!诸葛亮粮草转运,千里迢迢,吾看他能耗到几时!”
他决心用回第四次北伐时成功的策略,拖垮蜀军。
然而,他失算了。如今的蜀汉,在夜玄带来的沤肥法(能大幅提升地力)和优选种子(夜玄用前世的知识选择)的加持下,汉中、关中连年丰收,粮仓充盈。成都至祁山的驿道上,运粮车队络绎不绝,民夫面色红润,显见后勤无忧。
反倒是诸葛亮,开始了高强度的疲敌战术。白日,改良投石车(霹雳车)昼夜不停地抛射石块,虽不求杀伤,但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和不知何时落下的巨石,极大地折磨着魏军的神经。魏军营垒被砸得千疮百孔,司马懿只得下令加厚营栅,搭建木棚,士卒终日躲在工事下,士气愈发萎靡。夜晚,汉军分出十余股小队,轮番佯攻。火箭、锣鼓、呐喊、号角声彻夜不息。司马懿虽也下令部队分三批轮休,但数月下来,魏军被折腾得精疲力尽,眼圈发黑。反观汉军,因属性加成,精力、耐力更强,轮休得当,始终保持着高昂斗志。
数日的僵持中,司马懿敏锐地发现一丝异常:派往西北渭水方向的侦察斥候,接连数日,竟无一回报!
“再派!虎豹骑精锐,三队齐出,方向渭水,务必探明虚实!”
司马懿心生警惕,隐隐感到不安。
其中一队五十人的虎豹骑,由骁勇的百人将孙礼带领,小心翼翼地摸向渭水方向。进入一片丘陵谷地时,孙礼看见了远处的大坝,顿时亡魂皆冒。他猛地举手示意停止,他久经沙场的直觉感到两侧山林过于寂静,连鸟雀声都异常稀少。
“有埋伏!结阵!”
他低喝,声音未落——咻咻咻!咻咻咻!无数弩箭从两侧林间精准而又狠辣地射来!箭矢力道极大,破空声凄厉,竟能轻易穿透虎豹骑的轻甲,深深钉入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