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股成建制的阿三象兵在火焰与陷阱中哀嚎着倒下,当樱花铁炮手的冷枪声在龙国弓弩手和轻骑的残酷清剿下逐渐稀疏,当纵横交错的街巷被层层叠叠的尸体和燃烧的残骸堵塞。
持续了数日数夜的巷战终于接近尾声。龙国大军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巨大的牺牲,一寸寸地碾碎了联军的纵深防御,将残存的联军主力,连同他们的最后希望——居鲁士、阿育王、织田信长——压缩到了城市最核心的区域:第二、第三道城墙以及其拱卫的宏伟王宫。
双方的战损触目惊心:
龙国:四十万浩荡大军,经过惨烈的攻城(尤其是第一道城墙的争夺)和更加残酷的巷战绞杀,已然折损近半。十五万忠勇将士的血肉,永远留在了华氏城的城墙上下和焦黑的街巷之中。余下的二十五万将士,虽疲惫不堪,甲胄染血,但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和胜利在望的决绝。
联军:二十万困守孤城的军队,在龙国绝对优势兵力的猛攻和西凉重骑毁灭性的反复冲锋碾轧下,早已支离破碎。超过十万士兵倒毙在城墙、街垒和燃烧的房屋内外。残存的十万部队,大多带伤,建制混乱,士气濒临崩溃,被龙国大军分割包围,压缩在最后两道城墙和王宫的狭小区域内,如同瓮中之鳖。
第二道、第三道城墙虽然远不如第一道那般巍峨坚固,高度和厚度都逊色不少,守城物资更是捉襟见肘(沸油耗尽,滚木礌石稀缺,箭矢不足),但它们此刻却成了联军残兵败将心中最后的壁垒。退无可退。身后就是王宫,就是他们效忠的帝王。死亡的恐惧和最后的忠诚,在绝境中混合成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
“没有退路了!为了王!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联军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咆哮着,驱赶着惊恐的士兵爬上墙头。
龙国二十五万大军如同铁壁合围,将最后两道城墙和王宫围得水泄不通。帅旗之下,曹操、刘备、孙策目光冷峻。虽然兵力占据绝对优势(25万vs10万),但所有人都清楚,困兽犹斗,这最后一道坎,必将用鲜血才能跨越。
“进攻!踏平此地!”
曹操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
攻城锤再次被推向相对单薄的城门。云梯架上了布满血污的墙垛。然而,迎接龙国士兵的,是联军残兵最后、也是最疯狂的抵抗。
守城器具匮乏到了极点。滚木礌石早已耗尽,沸油只剩零星。守军士兵用身体作为武器!他们三五成群,嚎叫着扑向攀爬云梯的龙国士兵,用牙齿咬,用指甲抠,用身体死死抱住对方,然后一同从高高的城墙上坠落!有的士兵身上绑着仅存的火药罐,点燃后疯狂地扑入城下密集的人群中自爆,血肉横飞。
城头的白刃战惨烈到无法形容。联军士兵双眼赤红,完全放弃了防御,如同疯魔般扑向登城的龙国士兵,哪怕身中数刀,也要死死抱住敌人,为同伴创造同归于尽的机会。狭窄的城头通道被双方士兵的尸体彻底堵塞,后续的人只能踏着温热的尸体继续搏杀。惨叫声、怒吼声、兵刃入肉声、骨骼碎裂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一曲地狱的挽歌。
面对最后狭窄的城门洞和高耸的城墙,西凉重骑的威力在此刻受到了极大限制。他们只能在城墙外围驰骋,用骑射压制城头,或者清理试图突围的小股敌军,无法再像巷战中那样进行毁灭性的冲锋。吕布驻马阵前,看着惨烈的攻城景象,方天画戟重重顿地,眼中闪烁着怒火。
这场兵力悬殊(25万vs10万)的最终攻城战,其惨烈程度远超想象。龙国大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联军的疯狂反扑,让攻城的龙国士兵如同在血海中游泳。尸体在城墙下堆积如山,几乎与城墙等高。攻城锤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终于撞开了第二道城门,接着是第三道…每一次城门的洞开,都伴随着双方士兵在门洞内最残酷的、用尸体填满的争夺战。
当最后一道城墙终于被龙国士兵的鲜血和意志彻底淹没,当龙国的旗帜在第三道城墙的残破箭楼上艰难升起时,战场陷入了短暂的死寂。放眼望去,城墙上、城门洞、墙根下……目之所及,尽是层层叠叠、姿态各异的尸体。粘稠的血液汇聚成小溪,在废墟间蜿蜒流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浓重血腥和焦糊味。
联军方困守最后防线的十万残兵,几乎被全歼。仅有极少数重伤员在尸堆中呻吟,等待着死亡的降临。他们的疯狂,让龙国付出了近乎对等的代价。
龙国方为夺取这最后两道城墙和门洞,二十五万精锐,竟然再次付出了近十万人的惨重伤亡。战损比几乎达到了一比一。
残阳如血,将王宫前巨大的广场浸染得一片暗红。广场上,尸骸枕籍,断刃残旗插在血泥之中。龙国最后的精锐士兵,踏着战友和敌人的尸体,如同沉默的潮水,缓缓逼近了那座象征着联军最后尊严与权力的宏伟宫殿——华氏王宫。
居鲁士、阿育王、织田信长三人身边仅存数百名伤痕累累的波斯不死军、樱花旗本武士和阿三禁卫。退守到王宫大殿前的汉白玉台阶上。他们身后,是紧闭的、雕刻着繁复花纹的沉重宫门。
身前,是如同潮水般涌来、眼神冰冷、杀气腾腾的龙国精锐。吕布、赵云、孙策、张辽、许褚、周瑜、诸葛亮、郭嘉等核心人物,在精锐士兵的簇拥下,如同众星拱月般出现在阵前。
织田信长站在台阶最高处,猩红的披风在血腥的风中猎猎作响。他环视着逼近的龙国大军,看着身边所剩无几的忠诚武士,又抬头望了望被硝烟染成暗红色的天空,突然爆发出一阵歇斯底里、却又带着无尽苍凉与狂傲的狂笑。